[發明專利]區域型綜合信息處理平臺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38960.1 | 申請日: | 2008-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0237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16 |
| 發明(設計)人: | 吳為民;吳文波;陳晨輝;朱珮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申鐵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L27/00 | 分類號: | B61L27/00 |
| 代理公司: | 上??剖⒅R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趙志遠 |
| 地址: | 200071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區域 綜合 信息處理 平臺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路運輸領域,特別涉及區域型綜合信息處理平臺系統。
背景技術
作為獨立的車站,設計院的設計完全滿足車站的要求,也符合鐵道部有關 規范規定。但是在目前集中化管理發展趨勢下,當我們將兩個車站聯系起來看 時,我們認為可以從設計上再進行進一步優化,以達到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 建設投資,降低系統運維成本及難度,和提升業務管理功能的目的。
首先:按現有設計,A地和B地都要建立各自的集成系統,要購置2套高 標準的服務器和存儲設備,要分別安裝企業級的數據庫,配置數據備份、防病 毒、防火墻等系統防護軟硬件。同時,為了保證系統的安全運行,在A地B地 兩地,要分別建設一個高標準的機房,還要為機房配備UPS電源、空調,由于 這些設備自重都很大,所以要為機房所在的建筑做專門的承重處理等等。如果 從集中化管理角度出發,將A地和B地集成系統集中建設,則將減少總體投資, 方便施工,提高資源利用率。
其次:由于這2個系統及設備都比較復雜,因此這2個機房都需要由層次 較高的專業計算機人員進行24小時值守,而目前A地和B地的計算機維護人 員是一套班子,且大部分人常駐A地,這一方面給車站計算機維護人員定員造 成壓力,另一方面給今后的維護和管理帶來了不便,集中建設將有效解決這個 問題。
第三:按目前的管理劃分,B地站歸屬A地站管理,兩站在業務、運營、 維護、管理等各方面關系密切。由于現有的設計是以單一車站分別設計的前提 下進行的,在上述關系方面沒有考慮,因此設計提供的獨立系統架構是無法為 A地和B地提供共享數據、協調管理的業務控制手段的,而集中化的建設將為 提升業務管理效率提供有力手段。
隨著鐵路改革的不斷推進,直屬站管理周邊小站、車務段縱深幾百公里的 現象比比皆是,目前已逐漸形成大站代管小站的業務模式新格局。本方案就是 想通過B地、A地站的建設契機,形成一套建立在統一的服務標準、管理機制 和技術架構基礎上的信息高度共享、資源高效利用、運行安全可靠的綜合應用 系統,以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對客運站建設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可靠高 效的區域型綜合信息處理平臺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區域型綜合信息處理平臺系 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區域中心中央處理系統、網絡系統、車站終端系統,所 述的區域中心中央處理系統通過網絡系統與車站終端系統連接。
所述的車站終端系統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
所述的區域中心中央處理系統包括光纖磁盤陣列柜、光線存儲交換機、數 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管理終端,所述的光纖磁盤陣列柜與光線存儲交換 機連接,所述的光線存儲交換機分別與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管理終端 連接。
所述的網絡系統包括工作組交換機、核心交換機、路由器,所述的工作組 交換機與路由器連接,且在中間設有防火墻,所述的路由器通過TMIS/OA網 絡連接至遠端路由器。
所述的車站終端系統包括業務管理終端、設備監控子系統、綜合顯示子系 統、到發子系統、監控子系統、廣播子系統、查詢子系統,所述的業務管理終 端、設備監控子系統、綜合顯示子系統、到發子系統、監控子系統、廣播子系 統、查詢子系統均通過網絡系統連接至區域中心中央處理系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直接減少建設投資;
(2)降低車站運營成本;
(3)提高管理績效;
(4)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提供了路、地綜合交通信息共享渠道;
(6)探索出一條解決中小規模站建設信息集成平臺的新路;
(7)為未來接入客運專線信息系統提供平臺基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區域型綜合信息處理平臺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區域型綜合信息處理平臺系統的架構模型圖;
圖3是本發明區域型綜合信息處理平臺系統的區域中心綜合信息系統結構 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區域型綜合信息處理平臺系統的執行站綜合信息系統結構示 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申鐵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申鐵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89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