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素立體選擇性全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38586.5 | 申請日: | 2008-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483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芬兒;戴惠芳;黃建;熊非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95/04 | 分類號: | C07D49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陸飛;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素 立體 選擇性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有機化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天然產物(+)-生物素的立體選擇性全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生物素((+)-biotin)I,又名維生素H或輔酶R,是一種水溶性B族維生素。作為各種羧化酶的輔基,(+)-生物素對可逆性羧基的生成及CO2的傳遞起著重要作用,整個生物界的生長都需要它。其結構式如下式I所示:
Harris等人于1944年首次報道了(±)-生物素的全合成路線(J.Am.Chem.Soc.1944,66,1756.),該路線以L-胱氨酸為起始原料,經還原、偶聯、Claisen縮合等13余步反應得到(±)-生物素,總收率約10%。迄今為止,已有多條全合成路線報道(見綜述Chem.Rev.1997,97,1755.和Medicinal?Research?Reviews?2006,26,434.),但是以硫內酯VI(R1=-Bn)為關鍵中間體的瑞士Roche的Sternbach路線仍是公認的最具工業化意義的合成路線。1949年美國專利US2489238描述了著名的Goldberg-Sternbach路線,以富馬酸為起始原料,經溴代、芐胺化、光氣關環轉化為環酸II(R1=-Bn),然后以醋酐脫水成環酐III(R1=-Bn),再經還原、硫代得到外消旋硫內酯VI(R1=-Bn),接著通過一個格氏反應引入側鏈,再脫水、催化加氫生成全順式構型,最后經過形成硫鎓鹽中間體,以d-樟腦磺酸銀拆分和氫溴酸脫芐得到(+)-生物素。后來Gerecke等對此路線作了改進(Helv.Chim.Acta.1970,53,991.),將環酐III(R1=-Bn)與環己醇單酯化制成外消旋環酸單環己醇酯,再用偽麻磺堿進行非對映體結晶拆分成所需要的(4S,5R)-環酸單酯,進而經硼氫化鋰還原、關環即得關鍵手性砌塊(3aS,6aR)-內酯V(R1=-Bn),最后以約10%的總收率完成了(+)-生物素的合成。Sternbach路線的缺點在于合成過程中還存在一個拆分步驟,這使得合成效率大大降低。
后來有許多方法描述了合成關鍵手性砌塊(3aS,6aR)-內酯V(R1=-Bn)的改進路線。歐洲專利EP173185描述了以環酐III(R1=-Bn)與伯醇單酯化成外消旋環酸單酯,再經脫氫松香胺作拆分劑得到(4S,5R)-環酸單酯,繼而硼氫化鈉還原、關環得到(3aS,6aR)-內酯V(R1=-Bn)的方法。歐洲專利EP92194描述了利用(S)-2-氨基-1,1-二苯基丙醇或(-)-麻黃堿作拆分劑拆分外消旋乙酯的方法,但單輪拆分率只有30%左右。陳芬兒等(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1,12,1141.)報道用氯霉素副產物(1S,2S)-蘇式-1-(對硝基苯基)-1,3-丙二醇為拆分劑拆分外消旋環酸單酯制備V(R1=-Bn)的工藝,雖然此拆分劑價廉易得,來源廣泛,但單次拆分率僅為37%。這些拆分方法均存在著操作繁瑣,成本偏高等拆分之通病。
歐洲專利EP44158描述了使用(S)-N-甲基-α-苯乙胺為手性助劑對環酐III(R1=-Bn)進行非對映選擇性開環,以95%收率和100%的de值得到相應的手性半酰胺,此法立體選擇性和收率都令人滿意,缺點在于接下來制備(3aS,6aR)-內酯V(R1=-Bn)的步驟繁瑣且收率不高。世界專利WO200125215描述了使用N-甲基麻黃堿作手性輔助劑使環酐III(R1=-Bn)不對稱開環的方法,所得(4S,5R)-半酯IV的de值可達82%。世界專利WO2004094367描述了利用不同手性醇作手性助劑使環酐III(R1=-Bn)不對稱開環的方法,其中(S)-1,1-二苯基-1,2-丙二醇開環立體選擇性較好,可以100%的de值和89%收率得到相應的(4S,5R)-半酯IV。但這些方法均存在手性試劑價格昂貴、回收困難的缺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未經復旦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858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