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被紫外光有效激發的銪摻雜的鉬酸鍶LED用紅色熒光粉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8565.3 | 申請日: | 2008-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498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靈芝;閆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78 | 分類號: | C09K11/7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磊 |
| 地址: | 20009***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紫外光 有效 激發 摻雜 鉬酸 led 紅色 熒光粉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稀土發光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被紫外光有效激發的銪摻雜的鉬酸鍶LED用紅色熒光粉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發光材料廣泛地應用于照明設備、彩色電視機熒光屏和大屏幕彩色顯示板、電腦顯示器、X射線增感屏、X射線斷層掃描(CT)醫療診斷技術和熒光免疫檢測分析等諸多領域。由于稀土離子特殊的4f電子組態能級,使稀土發光材料的吸收、激發和發射光譜展現出范圍很寬且內涵豐富的光學光譜和發光特性,從真空紫外延伸到近紅外光譜區,構成取之不盡的光學寶庫。因此,在當今的發光材料和激光材料的研究和國民經濟及國家安全的實際應用中,稀土發光和激光材料占據很重要地位。
1964年,高效紅色熒光粉YVO4:Eu3+和Y2O3:Eu3+的發明,使得彩電的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彩色電視機從而進入了千家萬戶。我國的稀土熒光粉的研制和應用研究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時期,研究開發了一大批實用的各色熒光粉,取得了矚目的成就。目前,稀土化合物發光材料已形成三大主流產品:信息顯示用熒光粉、燈用三基色熒光粉、長余輝熒光粉。
為了獲得更好的性能和高發光效率LED器件,需要熒光粉具有顆粒小,粒徑分布均勻,無團聚等特點。因為小顆粒可以提供更高的堆積密度和更小的粘合劑含量,以及分散性能,所以對于LED的制作工藝來講,這些對熒光粉物理性能的需求就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種可被紫外光有效激發的銪摻雜的鉬酸鍶LED用紅色熒光粉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可被紫外光有效激發的銪摻雜的鉬酸鍶LED用紅色熒光粉的制備方法,該熒光粉的化學式為:SrMoO4:Eu3+,具體步驟如下:
(1)原料配比:將Eu2O3,MoO3和SrCO3固體按照摩爾比為2∶100∶100~4∶100∶100的比例置于研缽中研磨,使其充分混合;
(2)焙燒:將步驟(1)所得產物置于坩堝內放在馬弗爐中于500℃~700℃的溫度下焙燒3-4h,即得所需產品。
本發明制備得到的SrMoO4:Eu3+在紫外光激發下發出紅光。本發明方法可操作性強,具有可控性和定量化的特點,且所得產品的發光性能良好;本發明制得的產品可廣泛應用于節能熒光燈,發光涂料等領域。本發明采用的低溫固相反應制備技術所制得的發光材料處于亞微米級,顆粒結晶狀態好,晶粒三維尺寸均勻,并且此種方法制得的微米發光體發光強度高,并且制備方法比傳統制備方法簡單,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2所得產物SrMoO4:Eu3+的掃描電鏡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所得到的產物粒徑大小比較均勻,平均粒徑約為0.8微米。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所得產物SrMoO4:Eu3+的發射光譜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紫外光的激發下產物發出較強的紅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將0.10mmolEu2O3,5mmolMoO3和5mmolSrCO3固體置于研缽中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將固體混合物置于坩堝內放在馬弗爐中于500℃的溫度下焙燒3h,冷卻至室溫,即得所需產品SrMoO4:Eu3+。
實施例2
將0.20mmolEu2O3,5mmolMoO3和5mmolSrCO3固體置于研缽中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將固體混合物置于坩堝內放在馬弗爐中于600℃的溫度下焙燒3h,冷卻至室溫,即得所需產品SrMoO4:Eu3+。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85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