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神經突起生長素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7443.2 | 申請日: | 2008-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619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9 |
| 發明(設計)人: | 余龍;秦波;仙玲玲;韓丁丁;楊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8/18 | 分類號: | A61K38/18;G01N33/68;G01N33/1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靜芳 |
| 地址: | 20043***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神經 突起 生長素 制備 腫瘤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基因工程和醫藥領域,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人蛋白神經突起生長素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神經突起生長素(Neuritin,NRN1)是1997年發現的一個神經營養因子,全長142aa,分子量15.3KD。主要表達于腦、肝臟、骨骼肌的衛星細胞,心臟和肺也有少量表達。以磷酯酰肌醇錨定位點(GPI),錨定于細胞膜上,可通過磷脂酶C(PLC)的作用,從膜上脫離并以可溶的形式分布于體液中。作為一種細胞因子起作用。神經突起生長素具有很強的促進神經突起生長,突觸連接及成熟的作用,用重組表達的神經突起生長素蛋白刺激原代培養的海馬神經元和大腦皮質細胞,可引起神經軸突和樹突明顯增多延長,在爪蟾和哺乳動物視神經元突起生長的研究中,神經突起生長素也表現出了相同的作用。在我們的前期研究中同樣證實了神經突起生長素可以促進PC12細胞突起的生長。神經突起生長素是一個進化上非常保守的蛋白,人與大鼠的蛋白質序列100%同源,而且其表達譜也并不局限于神經系統,證明它是一個生物學功能非常重要的蛋白。特別是近兩年,神經突起生長素在神經系統之外的作用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神經突起生長素在與骨骼肌再生密切相關的衛星細胞中呈高表達,有助于骨骼肌的損傷后修復,證明神經突起生長素能夠調節細胞骨架的運動,在神經系統外也具有引導功能。
腫瘤疾病現已上升為世界第2號″殺手″,其死亡人數僅次于心血管病。幾年來,國外醫學界對于腫瘤疾病的發病機理在細胞基礎上又有了新的認識。基于對腫瘤發病機制的進一步理解,人們利用各種途徑來研制和開發能夠特異,有效地殺傷腫瘤細胞而對正常細胞無毒性的藥物。目前,對于癌癥的治療仍以化療及放療為首選,兩者雖對腫瘤的治療取得了相當的療效,但由于缺乏對腫瘤細胞的特異性因而具有較大的毒副作用以及某些腫瘤細胞對化療和放療處理的不敏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們在臨床中的應用。腫瘤血管的形成在腫瘤生長和演進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許多腫瘤開始形成時,并無血管生成活性,它的生長一般也不超過2~3mm3;只有在開啟腫瘤血管生成表型之后,腫瘤才得以惡性生長和轉移。腫瘤生長和轉移是抗癌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生成領域的權威學者Folkman曾提出在治療和研究腫瘤的過程中應當把腫瘤看作是血管內皮細胞群和腫瘤細胞群相互促進,共同參與腫瘤發生發展和轉移的過程。盡管兩者都是快速增殖的細胞群,但腫瘤細胞遺傳背景復雜多變,基因表達譜千差萬別,細胞生理習性也相當不穩定,而內皮細胞從各方面來講都相對穩定得多。相比之下,針對內皮細胞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可以不用計較腫瘤細胞內各種細節上的差別,而直接作用于性質穩定的腫瘤血管。因此,他認為將基于血管生成的治療手段和傳統的基于腫瘤細胞的治療手段的結合加以完善將給腫瘤治療帶去新的希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人蛋白神經突起生長素(即人Neuritin,NCBI登錄號為NP_057672)的新用途。
本發明提供了人蛋白神經突起生長素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所述的腫瘤包括肝臟、肺、消化道或者乳腺等部位的良性或者惡性腫瘤。
本發明提供了人蛋白神經突起生長素在制備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的人蛋白神經突起生長素在體外可以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遷移、粘附;利用小鼠角膜血管生成模型發現重組表達的神經突起生長素蛋白可以誘導新生血管。神經突起生長素蛋白可以受缺氧誘導,而且在肺癌、肝癌、卡波氏肉瘤、消化道腺瘤等惡性腫瘤中呈現明顯上調表達。
可見,神經突起生長素可以促進腫瘤血管生成從而促進腫瘤生長,因此,抑制神經突起生長素的表達就意味著抑制腫瘤生長。
本發明的人蛋白神經突起生長素可以作為篩選和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藥靶。
本發明中,術語“神經突起生長素蛋白(NRN1)”指可促進腫瘤生長的、序列與(NCBI登陸號NP_057672)所示多肽序列至少70%同源性的NRN1多肽及其變異形式。這些變異形式包括(但并不限于):若干個(通常為1-50個,較佳地1-30個,更佳地1-20個,最佳地1-10個)氨基酸的缺失、插入和/或取代,以及在C末端和/或N末端添加一個或數個(通常為20個以內,較佳地為10個以內,更佳地為5個以內)氨基酸。例如,在本領域中,用性能相近或相似的氨基酸進行取代時,通常不會改變蛋白質的功能。又比如,在C末端和/或N末端添加一個或數個氨基酸通常也不會改變蛋白質的功能。該術語還包括人NRN1蛋白的活性片段和活性衍生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未經復旦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74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實現聲致核聚變的核反應液體
- 下一篇:一種神經損傷治療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