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避孕宮吸受精卵吸出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7384.9 | 申請日: | 2008-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6665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18 |
| 發明(設計)人: | 薛大德;薛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薛大德;薛峰 |
| 主分類號: | A61B17/42 | 分類號: | A61B17/42;A61F6/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避孕 受精卵 吸出 裝置 | ||
技術領域??本發明避孕宮吸受精卵吸出裝置是由子宮頸口導向器,受精卵吸 引管、負壓吸引器及避孕宮吸教學模型組成的,是一種將未著床的受精卵從子 宮中吸出體外,避免婦女受孕的醫療器械。
背景技術??現有的婦女在意外受孕后都是進行早早孕人流,是在受精卵著床 后,孕期35~50天內再將孕囊組織吸出體外的,手術中要擴宮,有疼痛感、出 血、損傷婦女的生殖健康及精神健康。而本發明是在婦女排卵日后6~8天內, 在受精卵進入子宮呈飄浮狀態、尚未著床之前,將受精卵吸出體外,所以吸出 過程無疼痛感、不出血,而且由于柔軟、細長的一次性吸引管經子宮頸口導向 器進入子宮,不接觸陰道,所以吸引過程感染風險極小,同時圓頭柔軟的吸引 管只能進入子宮約6.5cm正好觸及或未觸及子宮腔底部,所以安全性好。
本發明的生理基礎是,根據現有的技術,婦女通過學習自然避孕法,使用 生育力檢測器(專利號:ZL01116767X發明人:薛大德)或尿樣檢測,或體溫 法等,婦女能感知排卵日、或感知昨天是排卵日,若在可孕期中發生過性生活, 則在排卵后第6~8天內進行一次“避孕宮吸”,如有小米粒大小、在子宮腔內呈 漂浮狀態、尚未著床的受精卵就會被吸出體外。隨著技術的發展,通過人絨毛 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尿液測試,可以較早地知道受精卵的產生,使得進行 避孕宮吸更是有的放矢,可避免進行盲吸。但由于本發明操作簡單、使用成本 極低,無痛感、無出血、不損傷子宮、無副作用,感染風險小,所以在可孕期 發生過性生活后,進行一次避孕宮吸(盲吸:不管有否受精卵存在都進行一次 宮吸),可免除意外受孕的發生和擔憂。如若知情選擇每月進行一次避孕宮吸, 則一生可免除意外獲孕的擔憂,有利于性生活和精神健康。
發明內容??本發明主要是子宮頸口導向器和柔軟細長的雙孔受精卵吸引管。 子宮頸口導向器如圖1所示,圖中有圓形的導向器后視圖、導向器剖視圖,導 向器的前端部的造型可與陰道內的子宮頸頭部相吻合,圖中(1)為吻合陰道內 子宮頸頭的曲面,(2)為與后穹隆吻合的曲面,(3)吸引管導出孔,(4)吸引 管導入槽孔,(5)圓筒上的長度刻度,可以看到導向器進入陰道的深度。
本發明與負壓吸引器相連接的受精卵吸引管如圖2所示,圖中(1)圓形頭 部,(2)前吸引孔,(3)后吸引孔,(4)長度刻度,(5)止入限位,吸引管只 能進入子宮約6.5cm,(6)撥動片(用于轉動吸引管),(7)內有空氣過濾網的 負壓氣接頭,連接負壓發生器,(8)可呈小于30°彎曲。吸引管經宮頸口導向器 內的吸引管槽孔導入子宮后,開啟負壓,將吸引管在子宮腔內上、下、左、右 移動,掃吸數次后再取出吸引管,在吸引管內若可見組織物吸出,即為被吸出 的受精卵。
附圖說明??圖1為子宮頸口導向器后視圖、剖視圖,圖2為受精卵吸引管剖 視圖,圖3為避孕宮吸教學模型示意圖。
本發明實施例如圖3所示,避孕宮吸教學模型,圖中(1)受精卵吸引管, (2)進入子宮腔的吸出管頭部,(3)子宮頸口導向器,(4)子宮腔,(5)負壓 氣管。避孕宮吸教學模型是用于醫務人員和夫婦進行模擬學習和操作,使得本 發明能進入醫院、計生站及家庭使用。
由于婦女子宮有前傾、正常、后傾,大小的差異,所以子宮頸口導向器可 以做成多種規格供選擇,但吸引管只能凸出導出孔進入子宮腔約6.5cm,使得 避孕宮吸操作更安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薛大德;薛峰,未經薛大德;薛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738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