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每符號兩比特的甚小線性調頻鍵控調制通信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6376.2 | 申請日: | 2008-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620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鄭國莘;楊衛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7/12 | 分類號: | H04L2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何文欣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符號 比特 線性 調頻 鍵控 調制 通信 方法 | ||
1.一種基于每符號兩比特的甚小線性調頻鍵控調制的通信方法,用二進制數據控制線性調頻“升調”或“降調”,同時控制信號的初始相位,產生正弦調頻信號和余弦調頻信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弦調頻信號分為正弦升調和正弦降調兩種,所述的余弦調頻信號也分為余弦升調和余弦降調兩種,選擇調頻系數,使正弦升調和正弦降調在一個周期內是正交的,余弦升調和余弦降調在一個周期內是正交的;每符號兩比特的甚小線性調頻鍵控調制2VMCK信號的含義是:信號波形由甚小線性調頻鍵控調制而成,每個符號傳輸2比特信息;2VMCK信號每個符號由正弦升調和正弦降調、余弦升調和余弦降調組合而成,S1:正弦升調信號與余弦升調信號之和,S2:正弦升調信號與余弦降調信號之和,S3:正弦降調信號與余弦升調信號之和,S4:正弦降調信號與余弦降調信號之和;正弦升調信號是sin{2πfs[1-α+αfst]t};正弦降調信號是sin{2πfs[1+α-αfst]t};余弦升調信號是cos{2πfs[1-α+αfst]t};余弦降調信號是cos{2πfs[1+α-αfst]t};fs是載波的中心頻率,同時也是符號的傳輸速率,α是調頻系數,α越大帶寬越寬;選擇α=0.731,可以使正弦升調信號與降調信號正交,余弦升調信號與降調信號也正交;由于相位相差π/2,正弦升調信號與余弦升調信號在一個周期內是接近正交的,正弦降調信號與余弦降調信號在一個周期內也是接近正交的,由此組成信號集;載波的中心頻率同時也是信息的傳輸速率;因為信號具有很小的頻帶寬度,線性調頻的頻譜集中在載波附近,因而頻帶利用率極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每符號兩比特的甚小線性調頻鍵控調制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符號兩比特甚小線性鍵控調制2VMCK信號的含義是信號波形由甚小線性調頻鍵控調制而成,每個符號傳輸2比特信息,傳信率達到甚小鍵控調制VMSK、甚小波形差鍵控調制VWDK和甚小線性調頻鍵控VMCK的兩倍;每個符號由正弦升調和正弦降調、余弦升調和余弦降調組合而成,
正弦升調信號是
sin{2πfs[1-α+αfst]t}
正弦降調信號是
sin{2πfs[1+α-αfst]t}
余弦升調信號是
cos{2πfs[1-α+αfst]t}
余弦降調信號是
cos{2πfs[1+α-αfst]t}
式中fs是載波的中心頻率,同時也是符號的傳輸速率;α是調頻系數,介于0到1之間;α越大帶寬越寬,當α為0時,信號為純正弦波,頻帶為0,但不能傳輸信息,當α為1時,頻帶最寬,信號抗干擾能力最強;
所述的α值為:
(a)選擇α=0.731,使正弦升調信號與降調信號實現正交;
(b)選擇α=0.731滿足正弦升調與正弦降調正交的情況下,由于相位相差π/2,正弦升調信號與余弦升調信號在一個周期內接近正交的,正弦降調信號與余弦降調信號在一個周期內也是接近正交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每符號兩比特的甚小線性調頻鍵控調制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調頻信號的一個周期1/fs內傳輸一個2VMCK符號,符號有四種信號:S1:正弦升調信號與余弦升調信號之和,S2:正弦升調信號與余弦降調信號之和,S3:正弦降調信號與余弦升調信號之和,S4:正弦降調信號與余弦降調信號之和;因而每個符號傳輸2比特信息,傳信率是2fs。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每符號兩比特的甚小線性調頻鍵控調制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通信電路中,采用壓控電路作為調制電路,采用匹配濾波器構成解調電路。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每符號兩比特的甚小線性調頻鍵控調制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無線電通信電路中,采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和數字模擬轉換器DAC來實現調制,采用FPGA和模擬數字轉換器ADC構成解調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637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