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制造電池隔膜材料的鋰酸鋁粉末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5187.3 | 申請日: | 2008-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03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2 |
| 發明(設計)人: | 聶君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富易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F7/00 | 分類號: | C01F7/00;C01D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協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解文霞 |
| 地址: | 518078廣東省深圳市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制造 電池 隔膜 材料 鋰酸鋁 粉末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池隔膜材料及其制作方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燃料電池是一種高效、清潔的發電裝置,作為燃料電池中的一種,熔融碳酸燃料電池具有工作溫度高,余熱利用價值高、電催化劑為非金屬、可用脫硫煤氣作燃料使之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的優點。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由陰極、陽極和隔膜構成,其中隔膜是電池的核心部件,它必須具備較高的強度。
目前,該行業中認為較好的隔膜材料是鋰酸鋁(也稱為鋰鋁氧)。經高溫焙燒的方法制出鋰酸鋁粉體,將該粉體與一定量的粘合劑和增塑劑混合,滾壓成膜制作電池隔膜。鋰酸鋁是陶瓷體,用它制作電池隔膜,既使在制作中添加了一些增塑劑,但是其還是比較脆,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在600—700℃的高溫下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有停電、通電的交替變化,該隔膜材料在工作中的溫度變化較大,而現有技術中的鋰酸鋁的耐急冷急熱的性能較差,表現在隔膜經常出現裂紋,甚至破裂,由此造成竄氣,致使電池毀壞,經濟損失慘重。這一問題嚴重地影響到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的商業化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改進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制造電池隔膜材料的鋰酸鋁粉末,該粉末具有較高的耐冷熱沖擊性能,在急冷急熱交替變化的工作條件下不易開裂。
本發明的另一個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鋰酸鋁粉末的的制備方法。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制造電池隔膜材料的鋰酸鋁粉末,包括鋰酸鋁和適量金屬單質粉末雜質,其中金屬單質粉末雜質是鋁、鋰和鎂中的一種或幾種。
上述的用于制造電池隔膜材料的鋰酸鋁粉末,金屬單質粉末雜質的總量占鋰酸鋁總重量的1—10%,更優選的是5—8%。
如果摻加的所述金屬單質粉末雜質為混合物,其中各種金屬單質粉末雜質的比例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如混合物由兩種金屬單質粉末構成,則各種金屬單質粉末的比例為1:1。如果混合物由三種金屬單質粉末構成,則各種金屬單質粉末的比例為1:1:1。
金屬粉加入Li—Al—O后,會形成金屬間陶瓷,由此可增加鋰酸鋁的抗熱冷沖擊能力。金屬抗冷熱沖擊能力遠大于非金屬。但是,金屬粉的加入量也不能太多,因為如果加入過多,則會影響到鋰酸鋁的耐高溫性和其它一些基本的優勢性能,如其導電性會提高,使其作為隔膜的絕緣性降低而影響使用效果。
用于制造電池隔膜材料的鋰酸鋁粉末的制備方法,其步驟是:
a、制備微細的Al2O3球形顆粒:制備濃度為0.5—2mol/L的Al2(SO4)3或Al2(NO3)3或AlCl3水溶液;
b、制備濃度為10—50%的NaOH或KOH水溶液;
c、制備濃度為15—3%的NH3.H2O或(NH4)2SO4水溶液;
d、將上述a、b、c三個步驟制得的水溶液同時以噴霧的方式注入到反應器中;
e、將與形成所述飽和溶液的Li2CO3摩爾數同摩爾數的前面步驟制得的Al2O3粉以及占Li2CO3和Al2O3重量總和的1—10%的單質金屬Al或Li或Mg粉末或其中兩種或三種的混合物加入LiZCO3飽和溶液中;
f、進行攪拌、濃縮至含水含量<3%;
g、熱合成:將上述烘干的晶體在500—800℃進行熱合成10—200小時。
上述的步驟a,其還可以制備上述三種鋁的化合物混合物的水溶液,如果是其中兩種化合物的水溶液,則其兩者的配比可以是1:1,如果是其中的三種化合物的水溶液,則三者的配比可以是1:1:1。
上述的步驟d,在噴霧的時候,較好的做法是:其中堿液自上而下噴霧,其它液體則自下而上噴霧;通過NaOH或KOH水溶液來調節反應物的酸堿度,維持pH值穩定的方法可以是:用定量泵固定上述a步驟的鹽溶液和c步驟的NH3的加入速度,同時,根據pH測定儀微調b步驟制成的堿液的加入速度;微調堿液加入速度的方法可以有手動調節和自動調節兩種,在自動調節中,通過在堿液泵上設有與pH測定儀電連接的現有技術中的調節閥裝置實現根據反應液中pH值的波動及時改變堿液加入量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富易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富易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51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