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干預調質石灰石-石膏煙氣脫硫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34964.2 | 申請日: | 2008-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3731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明(設計)人: | 房靖華;楊天徐 | 申請(專利權)人: | 房靖華 |
| 主分類號: | B01D53/80 | 分類號: | B01D53/80;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0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干預 石灰石 石膏 煙氣 脫硫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中型電站煤粉鍋爐的脫硫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帶半干預調質塔的石灰石-石膏煙氣脫硫方法。
背景技術
從國外引進的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技術,由于效率高(對SO2可達95%以上)、煤種和負荷適應性好、技術成熟等顯著優點,已成為國內大型火電機組的首選工藝,在市場上占有絕對主導地位。但是,近年來國內電廠花巨額投資上馬的眾多脫硫裝置,并未達到預期的SO2總量減排效果,致使國家減排SO2目標的完成十分困難。其主要原因是該裝置的可用率低,運行維修費用昂貴,以致高效率的技術沒有達到應有的總量減排。除經濟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外,技術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腐蝕問題。該濕法脫硫后的煙氣溫度僅有50℃左右,而且大量的實踐已證明,它對SO3的脫除效率不高,僅約有30-50%的SO3脫除率,即使安裝氣-氣換熱器(GGH)后,將煙溫升高到80℃左右,該煙氣仍在SO3酸露點之下,仍具有很強的腐蝕性,造成堵塞、腐損和泄漏,對系統的穩定和經濟運行帶來很大的威脅(參見閻維平等著″電站燃煤鍋爐石灰石濕法煙氣脫硫裝置運行與控制″;鐘秦編著″燃煤煙氣脫硫脫硝技術及工程實例″;毛健雄等著″煤的清潔燃燒″等等)。因此,如何處置這種煙氣,已經成為爭論的焦點,不少專家和業主提出了取消氣-氣換熱器的呼吁,工程上也趨向改用國外的高防腐性的濕煙囪技術(參見趙鵬高,馬果駿等″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不宜安裝煙氣換熱器″;曾華庭,馬斌等″濕法煙氣脫硫系統的安全性及優化″;楊杰″濕法煙氣脫硫機組煙囪防腐技術探討″等等)。濕煙囪技術是采用鈦或鎳合金板作煙囪內襯來防止腐蝕的,另外也有用玻璃泡沫耐酸磚做內襯的。這些技術成熟可靠,但須在原煙囪內再套煙囪,減少了通流面積,施工難度大,造價昂貴。國內有用新研制的防腐涂料,價格相對較便宜,但性能尚未得到長期運行的考驗。此外,大多數脫硫塔的入口粉塵濃度要求小于150~200mg/Nm3,實際上,由于現有靜電除塵器難以達到要求的效率,而脫硫塔的除塵效率僅有50-70%,無法確保出口濃度低于50mg/Nm3的國家排放標準。
專利號為ZL200520114233.0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煙氣脫硫的預處理裝置,即噴水洗滌法,這屬于濕法脫硫,只宜安裝在除塵器后面,與下游的主噴淋脫硫塔功效重復;它的工作溫度在50℃左右,普通的不銹鋼無法抵御Cl離子集結造成的腐蝕,需要采用昂貴的合金或高級防腐材料;同時塔底部產生大量泥漿,循環水泵要換成泥漿泵,增加了能耗以及系統的不可靠性,而且,此裝置本身產生的和下游脫硫塔的脫硫廢水仍需處理。因此,該實用新型在原理上屬于濕式化學反應法,在實際應用上有較大的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半干煙氣預調質的石灰石-石膏煙氣脫硫方法,該方法可以實現二級脫硫和三級除塵,達到高效低耗和運行可靠的目標,有良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其適用于大中型電站煤粉鍋爐新建脫硫和除塵工程,也可用于現有石灰石-石膏法煙氣脫硫工程的升級改造。
本發明的主要原理是利用SO3露點高和煙氣含塵濃度大的特點,在電除塵器前增設半干法煙氣調質塔(以下簡稱調質塔),使SO3在進入脫硫塔之前就被清除,從而消除對尾部煙道、風機和煙囪腐蝕威脅。本發明的可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帶半干煙氣預調質的石灰石-石膏煙氣脫硫方法,從鍋爐出來的煙氣先進入調質塔進行一級脫硫和一級除塵,然后進入電除塵器進行二級除塵,再進入脫硫塔進行二級脫硫和三級除塵,最后通過煙囪排入大氣。煙氣在調質塔內被噴入塔內的霧化水急冷到煙氣的酸露點以下,使SO3凝結為硫酸霧,并吸附在飛灰顆粒的表面,飛灰顆粒吸收噴出的水霧而變重變大,部分落入塔底,實現半干法一級脫硫和一級除塵。
其中,煙氣酸露點以下的溫度在90~110℃范圍內。
其中,脫硫增壓風機置于脫硫塔之后或者置于脫硫塔之前。
其中,霧化水的來源為脫硫廢水,當脫硫廢水不足時,補充電廠的其他工藝廢水,或者單獨使用電廠的其他工藝廢水或天然水作為霧化水的來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房靖華,未經房靖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496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