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山洞穿作煙囪抽吸上升氣流發電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4915.9 | 申請日: | 2008-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7718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3-04 |
| 發明(設計)人: | 孔繁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孔繁正 |
| 主分類號: | F03D3/04 | 分類號: | F03D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318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山 洞穿 煙囪 抽吸 上升 氣流 發電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山洞穿作煙囪抽吸上升氣流發電法。是一項利用地面垂直 高度數百米以上的高山山體,垂直開通,使其高山洞穿上下為煙囪狀態,這 形成的煙囪自然產生對地面較高于上空溫度的較熱空氣強大的抽吸力,從而 產生強大的上升氣流,持續不斷強大的上升氣流經這“高山煙囪”向上方排 出過程中驅動了安裝在“高山煙囪”底部的渦輪發電機進行運轉而發電的方 法。
背景技術:
據報道澳大利亞西南部小城米爾杜拉有座“上升氣流發電廠”。電廠的中 心有座1000米高煙囪,位于直徑達5公里的玻璃圓屋的中心。利用太陽光照 將玻璃圓屋里的空氣加熱,這被加熱的空氣在煙囪強大的抽吸作用下被抽吸 到煙囪上方排出。在這個過程中安裝在煙囪下面的五臺渦輪發電機被強大的 上升氣流驅動運轉獲得電能總功率20萬KW。
這是利用人工,全部建筑材料,建造的大型煙囪,建造這個大煙囪需大 量投資于大批建材上,并進展緩慢,每天僅能加高1—2米,全部煙囪完成要 很長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選用現成的高山山體,從山頂垂直向底部挖通,底部分 別開四個或六個閘門,作為上升氣流吸入口,而在這個“高山煙囪”強大的 抽吸作用下,底部四周被加熱過的熱空氣形成強大上升氣流經煙囪向上部排 出,這上升氣流流動過程中驅動了安裝在煙囪底部的渦輪發電機運轉發電。 這里加熱地面空氣的方法,選擇同樣方法,即在“高山煙囪”周圍(半徑2.5 公里內)建為玻璃覆蓋的房屋,用太陽光透過玻璃加熱屋內空氣的方法,使 之成為熱空氣,從而可形成上升氣流發電。下面結合本發明“高山洞穿作煙 囪抽吸上升氣流發電法”,附圖1是高山山體用剖視示意圖,進一步說明。
附圖中1:山洞口進風閘門,煙囪抽吸上升氣流主要進風口。
附圖中2:渦輪發電機組,渦輪依靠大量涌入的上升氣流驅動發電。
附圖中3:山體底部山洞,事實上是煙囪的延伸部分,供氣流暢通。
附圖中4:垂直山洞煙囪,從山體正中頂部垂直于山體底部的山洞,洞穿 的巨大山洞產生巨大的對地面較熱空氣的抽吸力,從而促成巨大的持續的上 升氣流進行發電。
附圖中5:山頂。
附圖中6:地平面。
附圖中7:玻璃房,以山體煙囪為圓心,以2.5公里為半徑,這個大圓范 圍內,以金屬架構架一個大房屋,全部相通的,屋頂全部為玻璃覆蓋,便于 陽光透過玻璃加熱房下的空氣,成為熱空氣。
從圖中明顯看出,高山洞穿成煙囪產生巨大的抽吸力,把玻璃房由于太 陽光加熱過的熱空氣進行持續抽吸,持續從山體頂部洞口排出,這個上升氣 流運行過程中驅動渦輪發電機進行發電,得到設計的電能。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適用于相對高度數百米以上的高山,選用山體略大一些為佳,不論 是石山,土山,最好高度千米左右,越高空氣溫差越大,上升氣流造成的氣 流速度越大,可以發電力越大。
本發明得到的上升氣流比自然界風力,風向穩定可靠,因此本發明之發電 功率,比較目前所進行的風電穩定可靠,發電量大得多。
本發明在我國廣闊的崇山峻嶺中是前景特別看好的,尤其對我們進行西部 開發,為西部進行城鎮化建設開發,水電提供了方便的辦法。
本發明取得的電能,方法簡便,成本低,無污染,無能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孔繁正,未經孔繁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491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礦用空氣冷卻設備
- 下一篇:煤礦用高精度風速監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