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放電加工間隙的測量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4832.X | 申請日: | 2008-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49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郭常寧;趙曉明;裴景玉;倪陽;王阿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Q17/00 | 分類號: | B23Q17/00;G01B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錫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放電 加工 間隙 測量方法 | ||
1、一種放電加工間隙的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工件安裝在機床工作臺上,并使工件平面與坐標XOY平行,然后利用機床接觸感知功能,使電極與工件沿Z軸方向接觸感知,設定此接觸點為基點;
第二步,使電極沿X或Y軸方向移動后,重新使電極和工件表面在Z軸方向接觸感知,記錄基點相對該接觸點的Z軸坐標差值Z0,并將此點坐標設定為零X=Y=Z=0;
第三步,設定沿Z軸加工,當加工即將結束,電極仍然處于一組放電過程中時,強制斷電,使電極停留在剛才的放電位置,記錄此時電極加工深度d1,然后使電極沿Z軸抬刀即電極上升,直接對電極端面和工件加工表面進行清洗,清洗完畢后,利用機床的接觸感知功能,將電極沿Z軸方向下降到與加工表面接觸的位置,即測量出Z軸方向虛加工深度d2;
第四步,上述過程完成后,將電極沿Z軸方向抬刀,再平移動到基點坐標位置X=Y=0處并沿Z軸與基點接觸感知,記錄此時Z軸坐標值與前次記錄的基點坐標值的差S,測量出加工后的電極沿Z軸方向的損耗量S-Z0,由此得放電加工間隙為:d2-d1+S-Z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電加工間隙的測量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當基點比該接觸點坐標值大時Z0取正,當基點比該接觸點坐標值小時Z0取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電加工間隙的測量方法,其特征是:第三步中,所述設定沿Z軸加工,其加工距離為0.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電加工間隙的測量方法,其特征是:每一種加工條件進行多次加工實驗,將多次測量數據取平均值作為該種條件下放電加工間隙距離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483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