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人體跟蹤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4533.6 | 申請日: | 2008-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189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玉冰;曾貴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06T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錫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混合 模型 人體 跟蹤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圖像處理技術領域的方法,具體是一種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人體跟蹤方法。
背景技術
人體運動分析是當代生物力學和計算機視覺相結合的一項重要技術。它在智能監控、人機交互、生物識別技術和虛擬現實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特別是人體腿部的運動分析,為醫療、體育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數據。
經對現有技術文獻的檢索發現,Qi?Zhao等在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attern?Recognition(模式識別國際會議,2006)上發表的Part?Based?HumanTracking?In?A?Multiple?Cues?Fusion?Framework(在多線索融合框架下的基于部件的人體跟蹤)中,提出為人體各個跟蹤部分建立HMM(隱馬爾可夫)模型,采用最大后驗概率的準則對各部分跟蹤。其不足之處在于將每個跟蹤部位整體作為跟蹤對象進行跟蹤,不能有效地克服遮擋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人體跟蹤方法,用人體線性模型對人體建立模型,采用卡爾曼濾波分別跟蹤人體的頭部、頸部、質心和雙腳,并且對雙腳的運動狀態建立GMM模型,不但可以提高跟蹤效率,而且可以識別出雙腳狀態。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首先用人體線性模型對人體建立模型,將人體的頭、頸、質心和雙腳作為跟蹤部位,然后在后續的幀中對人體各跟蹤部位進行卡爾曼濾波跟蹤,其中對于雙腿基于GMM模型進行跟蹤,對左腳采用卡爾曼濾波進行跟蹤,并通過對左腳的狀態判斷出右腳的運動狀態,簡化對右腳的跟蹤。
所述用人體線性模型對人體建立模型,具體為:用圓圈表示人體的頭、頸、質心和雙腳,圓圈表示的人體部位即為跟蹤部位,用線段將跟蹤部位連接起來,獲得相應的人體各部分的高度比例。
所述跟蹤,其跟蹤的特征值是人體的頭部位置、頸部位置、質心位置以及雙腿的擺動角度。
所述對人體各跟蹤部位進行跟蹤,具體為:采用卡爾曼濾波對人體模型的每個部位進行跟蹤,卡爾曼濾波包括預測和修正兩部分,預測部分是指:預測方程組利用前一時刻的狀態值和預測誤差做出預測,得到各個跟蹤部件在當前時刻的位置;修正部分是指:由于預測結果會存在一定誤差,由修正方程組利用獲得的當前時刻的觀測值來修正預測結果。
所述基于GMM模型進行雙腿跟蹤,具體為:對于人體的質心和雙腳建立單擺模型,通過雙腿的擺動角度對雙腳進行定位;同時,對雙腳的運動狀態建立GMM模型,將人體雙腳的運動分為兩個狀態:左腳運動右腳靜止的狀態和右腳運動左腳靜止的狀態,對于這兩個狀態分別建立一個高斯模型,通過左腳擺動的狀態判斷出右腳的運動處于哪一個高斯模型,當右腳處在相對地面靜止的時候,則無需對其進行卡爾曼預測,只需要采用修正方程修正運動參數就可以保證跟蹤的準確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能夠獲得較高的跟蹤準確率,使用線性模型計算簡單直觀。通過卡爾曼濾波預測部件在下一幀的參數,以及使用觀測值修正預測值,保證了部件跟蹤的準確性。使用GMM為跟蹤對象建模,提高了跟蹤效率并且可以識別出雙腿運動的狀態,對右腳運動狀態判斷的正確率為88.8%。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對人體結構圖建立人體線性模型示意圖
其中:圖(a)為人體結構圖,(b)為人體線性模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雙腿單擺模型;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實驗結果;
圖4是本發明的右腳擺動角度的跟蹤結果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用于跟蹤一段視頻序列中的行人。
本實施例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用人體線性模型對人體建立模型,如圖1所示,圖(a)為人體結構圖,(b)為人體線性模型示意圖,用圓圈表示人體的頭、頸、質心和雙腳,圓圈表示的人體部位即為跟蹤部位,用線段將跟蹤部位連接起來,在圖像序列中根據各個部分的位置或者擺動角度作為特征進行跟蹤。其中,對頭部、頸部和質心的跟蹤是相互獨立的,對于雙腿,則利用其擺動的角度作為特征進行跟蹤;
步驟二,對頭部、頸部、質心的位置,采用卡爾曼濾波進行跟蹤,卡爾曼濾波的跟蹤分為預測和修正兩個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45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內外墻粉體涂料制備方法
- 下一篇:天線元件以及寬帶天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