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的優化設計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4319.0 | 申請日: | 2008-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4486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亞雷;趙建夫;李燕飛;周雪飛;邱曉東;吳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12 | 分類號: | C02F3/12;C02F7/00;C02F1/72;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磊 |
| 地址: | 20009***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射流 污水處理 反應器 優化 設計 方法 | ||
1.一種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的優化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進出水水質水量,按照經驗設計參數和公式,計算獲得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結構尺寸和射流曝氣器的型號,然后用CFD技術模擬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內部的水力流態,在流態優化的情況下確定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的結構尺寸、射流曝氣器的工作水深、布水器的角度,從而實現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的優化設計;具體步驟為:
(1)根據進出水水質水量,計算獲得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的結構尺寸和射流曝氣器的型號;其中:
(A)、反應區的容積V1:
V1=Qt1
Q為進水水量,單位為m3/h,t1為反應區停留時間,單位為h;
(B)、沉淀區的表面積F3和容積V3:
V3=Qt2
Q為進水水量,單位為m3/h,q為沉淀區表面水力負荷,單位為m3/m2.h,t2為沉淀區停留時間,單位為h;
(C)、反應區的表面積F1:
D1為反應區直徑,單位為m;
(D)、導流區表面積F2:
D2=D1+2B1
D1為反應區直徑,單位為m,B1為導流區寬度,單位為m,D2為導流區直徑,單位為m;
(E)反應器直徑D:
F1為反應區表面積,F2為導流區表面積,F3為沉淀區表面積;
(2)采用CFD軟件FLUENT進行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流態數值模擬:
根據步驟(1)計算得到的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結構尺寸,在FLUENT前處理軟件GAMBIT中建立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二維幾何模型;
建模結束后,將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進行網格化處理,采用非結構式三角形網格,網格大小根據計算精度與計算量平衡決定,并在進水口、出水堰口、射流曝氣器進出口位置進行網格加密;
模型網格化后,對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進出水口、射流曝氣器進出水口進行邊界設置;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進水口、射流曝氣器進水口設置為速度進口,流速根據:計算得到,式中Q’為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處理流量或射流曝氣器工作流量,d為進水管直徑或射流曝氣器進出水管直徑;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出水口設置為壓力出口,壓力為空氣大氣壓;
邊界設置結束后用GAMBIT輸出MSH文件后導入至FLUENT中進行計算,在FLUENT中,采用2D隱式解算器,湍流模型選用標準k-ε模型;
初始設置完畢后,進行迭代計算,當殘差滿足計算要求后認為計算結束;
導出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流態數值模擬圖,觀察數值模擬結果;
(3)如果步驟(2)得到的數值模擬結果顯示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內部不存在死區、短流現象,并符合設計預期,表明設計方案是合適的,不需要作修正;如果數值模擬結果顯示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內存在死區、短流現象,或者與設計預期有出入,則表明設計方案需要修正,則改變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結構的局部尺寸、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內射流曝氣器的工作水深、布水器的角度進行調整;修正后再次返回步驟(2)進行數值模擬,如果依然未達到設計預期,則繼續修正,直到模擬結果滿足設計預期;即實現射流曝氣污水處理反應器的優化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431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