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野生大個體斑尾刺蝦虎魚的生態型食性馴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3702.4 | 申請日: | 2008-0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317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馮廣朋;莊平;章龍珍;劉鑒毅;張濤;黃曉榮;趙峰;侯俊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方易知識產權事務所 | 代理人: | 歐陽俊立 |
| 地址: | 20009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野生 個體 斑尾刺蝦虎魚 生態型 食性 馴化 方法 | ||
1.野生大個體斑尾刺蝦虎魚的生態型食性馴化方法,包括選擇苗種規格、設置馴食環境、調整馴食的餌料和馴食進程,其特征是從捕獲的野生斑尾刺蝦虎魚中選擇健康、活力較好、體長在20cm以上、體重在80g以上的個體放入養殖池中,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0尾,放入養殖池中后先停食6天;養殖池初始水質條件為:水溫控制在16℃,水體鹽度為1,溶解氧4mg/ml以上,pH為7.0~9.0;食性馴化過程中保持環境安靜,在每次投喂餌料時敲打養殖池水泥池壁,對斑尾刺蝦虎魚的攝食進行聲音刺激馴化;食性馴化過程中在養殖池上方加蓋板進行避光,每次投喂餌料時將蓋子打開,增加光照強度,對斑尾刺蝦虎魚的攝食進行光照刺激馴化;從第7天開始,水體鹽度升高至2,并且每天升高水溫0.2℃來提高斑尾刺蝦虎魚的新陳代謝,提高其消化速度,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次定時投喂鮮活小魚;在攝食鮮活小魚期間進行定時定點攝食馴化,即每天上下午固定投喂時間,并設立專門的餌料臺,這段馴化時間為10天,水溫從16℃升高至18℃;從第17天開始,水體鹽度升高至3,并且每天升高水溫0.2℃來提高斑尾刺蝦虎魚的新陳代謝,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次定時在設立的餌料臺上投喂剁碎的鮮活小魚碎塊,這段馴化時間為10天,水溫從18℃升高至20℃;從第27天開始,水體鹽度升高至4,并且每天升高水溫0.2℃來提高斑尾刺蝦虎魚的新陳代謝,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次定時在設立的餌料臺上進行投喂,開始全部為剁碎的鮮活小魚,然后將人工配合飼料磨碎,混合在剁碎的鮮活小魚碎塊中,每天逐漸減少鮮活小魚碎塊,逐漸增加人工配合飼料比例,直至第15天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這段馴化時間為15天,水溫從20℃升高至23℃;從第42天開始,斑尾刺蝦虎魚已完全適應攝食人工配合飼料,此時仍進行定時定點投喂,并且投喂時仍舊保持聲音與光照刺激,水溫為23℃,鹽度為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大個體斑尾刺蝦虎魚的生態型食性馴化方法,其特征是養殖池面積為1平方米,養殖池用加熱棒進行控溫,池水鹽度用海水精與過濾的自來水配置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野生大個體斑尾刺蝦虎魚的生態型食性馴化方法,其特征是從第7天開始,每天上午和下午固定投喂時間是在每天上午9:00和下午3:00各1次投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370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