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性2-羥基苊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3015.2 | 申請日: | 2008-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9233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崔京南;錢旭紅;徐曉勇;王興涌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B31/00 | 分類號: | C07B31/00;C07B41/02;C07C45/64;C07C49/643;C07C221/00;C07C225/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順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陳淑章 |
| 地址: | 200237***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性 羥基 酮類 化合物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性2-羥基苊酮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由苊醌類化 合物制備手性2-羥基苊酮類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手性1,2-二羥基苊作為有機合成砌塊,廣泛用于合成手性藥物(T.Jain,I.Jenkins,A.Russell, et?al.J.?Org.Chem.,1974,39,30)、手性金屬催化劑(A.Sudo,M.Matsumoto,Y.?Hashimoto,et?al. Tetrahedron:Asymmetry,1995,6,1853)和手性分子探針(A.Merz,F.Diett,R.Tomahogh,et?al. Tetrahedron,1984,4,665)。立體選擇性還原前手性酮是制備手性醇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手性胺存在下使用氫化鋁鋰還原苊醌衍生物的不對稱反應中,產物收率和立體選擇性都 不盡人意。
手性1,2-二羥基苊的制備也可以分步進行,首先還原苊醌類化合物中的一個羰基得手性 醇,再通過形成的第一個手性中心,比較容易地還原誘導出第二個手性羥基。因此,第一個 羰基轉換成手性羥基是這種制備方法的關鍵。利用面包酵母催化轉化方法能夠制備手性(+)-6- 取代-2-羥基苊酮,而相反絕對構型的產物卻無法得到(Wang,X.;Cui,J.;Ren,W.;Lu,C.;Qian, X.,Chinese?Chem.Lett.2007,18,681)。
因此,如何能選擇性地制備(+)-6-取代-2-羥基苊酮或(-)-6-取代-2-羥基苊酮就成為本發明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利用植物進行不對稱合成是制備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之一。本發明的發明人經廣泛及深入 的研究發現:利用各種植物還原苊醌類化合物(其結構如式A所示)是一種既經濟簡便、又 具有高立體選擇性和收率的制備手性2-羥基苊酮類化合物的方法。
本發明所說的2-羥基苊酮類化合物,其具有式B所示結構。
式A和式B中:R可以是H,鹵素(F、Cl、Br或I),烴基,烷氧基,氨基(NH2)或取 代氨基;優選的R為H,鹵素(F、Cl或Br),C1~C6的烴基,C1~C6烷氧基,NH2或NHCOR1(R1為C1~C3烷基);更優選的R為H,Br或C1~C3烷氧基。
本發明所說的制備式B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其主要步驟是:將粉碎的新鮮植物和水置于 反應器中,于25℃~35℃攪拌混合,然后向該反應器中加入式A所示化合物繼續攪拌反應 12-96小時后,再向該反應體系中加入硅藻土,攪拌、過濾,所得濾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所 得萃取有機相經干燥和蒸餾(蒸除乙酸乙酯)后,所得剩余物即為目標物(式B所示化合物)。 將所得剩余物經硅膠柱層析提純后,可得純品目標物。
其中:所說的植物為玉米(Zea?mays?L.)、冬瓜(Benincase?hispida?Cogn.)、蔥(Allium ascalonicum?Hort.)、元蔥(Allium?cepa?L.)、胡羅卜(Daucus?carota?L.)、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馬鈴薯(Solanum?tuberosum?L.)、蘿卜(Raphanus?sativus?L.)、黃瓜(Cucumis sativus?L.)、蒜(Allium?sativum?L.)、仙人掌(Opuntia?dillenii(Ker-Gawl.)Haw.)、梨(Pyrus?pyrifoia (Burm.)Batsch.)、香蕉(Musa?Spp.)、桃(Prunus?persica(L.)Batsch.)、桔(Citrus?reticulata Blanco.)、蘋果(Maluspumila?Mill)、獼猴桃(Diospyros?kaki?L.)或葡萄(Vitis?vinifera?L.)。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30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經由噴嘴當量比控制的燃燒貧油熄火保護
- 下一篇:一種病原性真菌檢測基因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