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易取出的外周神經半植入式電刺激系統的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2909.X | 申請日: | 200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922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徐文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文東 |
| 主分類號: | A61N1/36 | 分類號: | A61N1/36;A61N1/00;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志達;謝文凱 |
| 地址: | 200040上海市靜安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取出 神經 植入 刺激 系統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易取出的外周神經半植入式電刺激系統的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工業經濟和交通業的迅猛發展,高能量創傷患者明顯增加,以臂叢神經為主的這類致殘率很高的周圍神經損傷已成為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對周圍神經損傷后的再生,盡管目前采用精細的顯微外科技術修復神經,使用藥物、激素和神經生長因子促進其再生,但神經再生速度仍不理想。電刺激作為一種物理療法,是利用電流的作用來促進損傷周圍神經再生和防止肌萎,其效果在學術界已廣受肯定,自1976年Wilson、Pomeranz、Fakhouri、Politis等先后用大量的動物實驗證實電刺激能明顯促進損傷的周圍神經再生速度加快。1983年Raji證實脈沖電刺激能促進鼠坐骨神經功能恢復,并能增加神經損傷段和遠段再生軸突的直徑,加速神經損傷遠段Wallerian變性,提高神經再生速度。國內諸多學者也各自進行了電刺激促進損傷周圍神經的實驗或臨床研究。大量的實驗研究證實,電刺激具有促進周圍神經再生的作用。目前雖然電刺激促進損傷周圍神經再生和防止肌萎的機制尚未闡明,但其作用是肯定的。
電刺激的刺激方式目前主要有兩種:經皮電刺激以及植入式電刺激。兩者各有其優缺點。經皮電刺激的優點是避免了體內埋置電極的煩瑣操作及需再次手術取出,以及針電極造成的創傷,具有方便、無痛苦和適應征廣泛等特點,同時也無半植入式可能帶來的感染和損傷的隱患。但是它有如下缺點:(1)效果差,主要是由于刺激強度有限,因為較高的刺激強度患者會感到不適,并有皮膚燙傷的可能;(2)兩次刺激間隔太長,因為大多經皮刺激都是在醫院進行;(3)患者的依從性差。較之于經皮電刺激,植入電極的優點是可以全天候持續刺激,而且由于它直接刺激肌肉或神經,其刺激強度可以比經皮電刺激大的多,還可避免經皮電刺激帶來的不便、不適感以及不能精確定位的缺陷(Osterman)。其缺點在于體內埋置電極的煩瑣操作及需再次手術取出,以及電極本身對神經可能造成的力學損害。
國內目前電刺激在周圍神經損傷后的臨床應用相對較少,且以經皮電刺激為主,植入式電刺激鮮有報道。目前對神經干電刺激國際上報道多采用卡環電極(Agnew)。圓形的卡環電極可以確保與神經干最大的接觸面積,從而在局部產生較大的場強,然而其缺點在于其容易造成對神經的直接卡壓(如環太小)或反復滑動摩擦(如環太大)引起纖維組織增生后卡壓,和對神經血供的損害,同時其具有手術取出電極時操作繁瑣和對神經產生二次損傷的風險。因此,如何在保證良好刺激效果的同時盡量減小對神經的損傷而又能成功取出電極導絲成為限制植入式電刺激得以廣泛應用的棘手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易取出的外周神經半植入式電刺激系統在骨科、手外科、神經外科、顯微外科、修復重建外科以及康復科的應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易取出的外周神經半植入式電刺激系統的應用,該系統由功能輸出裝置,功能輸入裝置,數據輸出裝置,信息輸出裝置,電源輸入裝置和接觸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周神經半植入式電刺激系統在外周神經損傷性疾病包括砍、刺、砸暴力外傷或骨折、關節脫位間接損傷致周圍神經離斷、牽拉致周圍神經撕脫、壓砸致周圍神經輾挫毀損、手術誤傷周圍神經、各種因素所致神經炎癥的應用。
所述的外周神經電刺激系統在手外科領域的應用。
所述的外周神經電刺激系統在神經外科領域的應用。
所述的外周神經電刺激系統在康復科領域的應用。
所述的外周神經電刺激系統在骨科領域的應用。
所述的外周神經電刺激系統在顯微外科領域的應用。
所述的外周神經電刺激系統在修復重建外科領域的應用。
一種易取出的外周神經半植入式電刺激系統,包括:
(1)功能輸入裝置:主要為操作按鍵,用于對功能輸出設置的操作使用;
(2)數據輸出裝置:主要為USB模塊及端口,是通過USB端口將存儲的相關數據輸出;
(3)信息輸出裝置:主要為LCD顯示,用于功能設置操作的實際顯示及對刺激參數的監測;
(4)電源輸入裝置:主要為9V電池供電電源電路部分;
(5)功能輸出裝置:主要為電刺激生成模塊及輸出端,用于產生相應的治療電刺激信號,通過接口轉換器與電極導絲相連;
(6)接觸裝置:電極導絲的末端有一與神經直接接觸的電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文東,未經徐文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290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碳酸司維拉姆制備工藝
- 下一篇:一種蛹蟲草多糖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