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水魚人工繁殖用催產助劑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2355.3 | 申請日: | 2008-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8039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峰;莊平;章龍珍;張濤;劉鑒毅;馮廣朋;黃曉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1/522 | 分類號: | A61K31/522;A61K31/7076;A61P15/04;A61K31/185;A61K31/37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方易知識產權事務所 | 代理人: | 歐陽俊立 |
| 地址: | 20009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水 人工 繁殖 催產 助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海水魚人工繁殖用藥劑。
背景技術
當前魚類規模化人工繁殖時使用的藥物為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 似物(簡稱LHRH-A)、魚腦垂體、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簡稱HCG) 以及其混合物。在親魚性腺成熟季節,用上述或它們的混合物進行注 射,實施催情催產,然后進行人工擠卵,進行人工授精。由于多數海 水魚注射催產藥物后效應時間過長或反應不一致,影響了規模化生產 的需要,同時由于海水魚類應激反應或擠卵過程中往往導致親魚受到 損傷,發生產后綜合癥,最終導致產后親魚大量死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海水魚人工繁殖時的輔助藥劑,使促 性腺激素更快地作用于靶器官,縮短親魚的效應時間,增加催情、催 熟效果,提高催產率,同時降低親魚產后死亡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采用醫藥原料己酮可可堿、羥苯磺酸鈣經過 充分研磨(中心粒徑200目)、混勻成催產助劑;然后用生理鹽水溶 解后加入按常規劑量配制的促性腺激素中,每公斤親魚的催產助劑 (粉劑)用量為4毫克。
本發明的催產助劑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結果是可以縮短效應 時間,提高催產效果。因為本催產助劑可以促進海水魚血管擴張,同 時加大其通透性,這樣縮短了催產藥物及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 于靶器官的時間,加速了藥物效能的發揮,縮短了效應時間。助劑中 添加能量物質、鎮定劑可減少了擠卵過程中對親魚的損傷,加速了產 后親魚的康復,提高了產后親魚成活率。實際應用表明,應用本催產 助劑后可以縮短效應時間3~5小時,并且規模化催產率可達80%以 上,產后親魚成活率達91%。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將醫藥原料己酮可可堿1克和羥苯磺酸鈣1克研磨(中心 粒徑200目),混勻后分裝熔封于安瓿瓶中,每安瓿100~400毫克。
己酮可可堿、羥苯磺酸鈣的相互比例,一般每公斤親魚的注射量 相當于2毫克己酮可可堿和2毫克羥苯磺酸鈣,即每公斤親魚的催產 助劑用量在4毫克;雌雄魚劑量相當。
催產助劑加生理鹽水溶解后可以與主催產藥物同時同針作肌肉 注射。本發明催產助劑與LHRH-A、HCG及魚腦垂體主催產藥物配合使 用,加速催產藥物效能的發揮。
親魚注射催產藥物后,誘導腦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這些催產藥 物及腦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傳遞都是由血液運輸來完成的。親魚 血管擴張及通透性增加,可以促使催產藥物迅速達到垂體,同時可以 促進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快速作用于靶器官,提高催產效果,縮短 效應時間。
在催產助劑使用時加入三磷酸腺苷二鈉2微克、維生素C?1~3 微克、咖啡因2微克,以補充親魚體能消耗,減少親本應激反應及其 在發情或擠卵過程中造成的損傷,預防產后綜合癥,降低產后親魚的 死亡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235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球格數組封裝模塊的拆焊裝置及其拆焊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治療男性不育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