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物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1660.0 | 申請日: | 2008-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5720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04 |
| 發明(設計)人: | 易申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易申玉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4 | 分類號: | A61K36/904;A61P1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2700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咽喉炎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物,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慢性咽喉炎是咽喉部粘膜的慢性炎癥,多見于中年人,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特別是教師隊伍中幾乎成為教學生涯中的職業病。現有治療咽喉炎的藥物較多,雖其各有所長,但仍存在治療時間長,不能標本兼治,難于治愈等不足。長期以來,人們對療效更好的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物存在迫切需求,本發明人歷經潛心研究,反復篩選對比,結合現代醫學成果,在實踐應用的基礎上終于找到了療效更好的中藥復方制劑,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物,特別是治療慢性咽喉標本兼治,療效顯著的中藥復方制劑。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由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物,是由下列中藥原料重量配比制成的藥劑:
紫菀10-20克??射干10-20克????百部10-20克??白??前10-20克
桔梗10-20克??玄參8-15克?????知母8-15克???白茅根8-15克
魚腥草8-15???克太子參8-15克?麥冬8-15克???生甘草5-10克
本發明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物其優選重量配比是:
紫菀12克?????射干12克???????百部12克?????白??前12克
桔梗12克?????玄參10克???????知母10克?????白茅根10克
魚腥草10克???太子參10???????克麥冬10克???生甘草6克
本發明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物制備方法和服用方法是:
按方中稱取各原料煎制中藥湯劑。每日二次,飯前半小時溫服。
慢性咽喉炎多見于成年人,是一種咽喉粘膜的長期炎癥。一般是由急性咽喉炎反復發作,由于沒及時徹底治愈,而演變成慢性咽喉炎。另外,一些用嗓音過多的職業,如教師、演員、售票員等也多患此病。其它如有害氣體刺激、長期煙酒,鄰近組織的炎癥亦可導致本病。患有慢性咽喉炎的患者,很是憂慮痛苦,特別是教師、演員需長期使用嗓音,往往形成惡性循環,嗓音時好時壞,久治不愈,最易導致終生職業病。本發明一種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藥物,是經長期實踐應用,并結合現代醫學研究成果反復篩選研制而成。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選擇紫菀、射干、百部、白前、桔梗、玄參、知母、白茅根、魚腥草、太子參、麥冬、生甘草組合制成的中藥復方制劑藥物,可使各藥物產生協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咽喉炎疾病,并達到根治的目的。
本發明方中選用紫菀,是因為紫菀性味辛、苦溫,具有潤肺下氣、消痰止咳之功效;射干苦寒,清熱解毒,消痰利咽;百部甘、苦、微溫,潤肺下氣、化痰止咳;白前辛、苦、微溫,降氣、消痰、止咳;桔梗苦、辛、平,宣肺利咽,祛痰止咳。以上一組五味藥的藥效功能主要為潤肺下氣,消痰止咳。
為了獲得更好療效,本發明藥物還選擇白茅根,這時因為白茅根性味甘寒,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之功效;魚腥草辛、微寒,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太子參甘、微苦、平,益氣健脾,生津潤肺,麥冬甘、微苦、微寒,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生甘草甘、平,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和諸藥。以上一組五味藥的效藥功能主要為清熱解毒、生津潤肺,佐助君臣之功。
為了獲得最佳療效,本發明藥物在上述藥物的基礎上還加入玄參、知母,這時因為玄參性味甘、苦、咸、微寒,具有涼血滋陰、瀉火解毒之功效;知母苦、甘、寒,清熱瀉火,生津潤燥。以上二味藥重在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同時輔以益氣潤喉之功。
本發明藥物將上述方中12味藥進行組合,特別是以方劑所述重量配比組合,其潤肺下氣,消痰止咳,清熱解毒,生津益氣之功效更強,治療慢性咽喉炎的療效最佳。
本發明藥物,原料易取,服用方便。同時輔以禁煙酒,加強鍛煉,療效更佳。本發明藥物已臨床應用三年,先后有57人服用,治療慢性咽喉炎效果明顯,有效率達100%,治愈率達82%,尤在教師隊伍中深受好評,必將成為市場急需補缺的創新產品,開發應用前景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試驗例和治療病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這些試驗包括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觀察試驗和具體治療病例簡介。
試驗例1????本發明藥物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臨床觀察
1、一般資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易申玉,未經易申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166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