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從紅土鎳礦提取鎳鈷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1359.X | 申請日: | 2008-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3837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胡啟陽;李新海;王志興;郭華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B23/00 | 分類號: | C22B23/00;C22B3/10 |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學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龔燦凡 |
| 地址: | 410083***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土 提取 方法 | ||
1.一種從紅土鎳礦提取鎳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礦漿制備:礦石破碎;加水研磨、過篩,制得-100目礦漿;
(2)鹽酸浸礦:在礦漿中加入鹽酸進行常壓攪拌浸出;
(3)固液分離:將浸出液和浸出渣分離;
(4)中和浸出液:在浸出液中加入堿土金屬氧化物或者碳酸鹽作為酸中和劑,調整其pH值至3.0~4.0;過濾;中和渣得鐵產品生產原料;
(5)硫化沉鎳:在浸出液中加入硫化物沉淀劑,沉淀得到富鎳鈷硫化物;
(6)鹽酸再生:沉鎳后的沉淀母液經濃縮至Cl總含量為170~230g/L,焙燒,母液中金屬氯化物水解為氯化氫和金屬氧化物;氯化氫經水吸收后獲得再生鹽酸返回礦石浸出工序;金屬氧化物經破碎和磨細,返回步驟(4)作為酸中和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當礦石含水量小于15%時采用干破法;當礦石含水量大于15%時用濕破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采用浸出槽多級串聯連續操作,礦漿和鹽酸直接入串聯浸出槽第一級;礦石浸出條件為:①浸出HCl/料(wt)比1.0~1.4∶1;液固比3.5~5∶1;②浸出過程溫度從進料級至出料級按常溫~40℃、40~60℃、60~80℃、80~90℃在串聯浸出槽間梯度增加;③總浸出時間為3~5小時。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槽多級串聯的級數為5~8。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的中和過程以“反應-過濾”作為單元串聯,在多級串聯的攪拌反應槽中進行順流操作,中和反應在40~90℃下進行,反應時間1~3小時;所述碳酸鹽為碳酸鈣或碳酸鎂。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級串聯反應槽采用2~5級;所述碳酸鹽為碳酸鈣。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硫化沉鎳的工藝條件為:①溫度:常溫~90℃;②S/Ni(wt)比為0.6~1.2∶1;③終點pH值為3.4~4.2;④反應時間為0.5~3小時;所述硫化沉淀劑為硫化鈉、硫化銨和新沉淀的硫化亞鐵中的任意一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沉淀劑為硫化鈉。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所述的鹽酸的回收工藝為硫化床工藝、噴霧焙燒工藝、廢酸蒸餾中和氧化工藝中的任意一種。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鹽酸回收工藝為噴霧焙燒工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135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修復管道的方法及其專用修復材料體系
- 下一篇:一種檢測傳感器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