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故障行波網絡保護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30824.8 | 申請日: | 2008-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710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澤文;曾祥君;姚建剛;馬洪江;王媛媛;楚湘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H7/26 | 分類號: | H02H7/26;G01R31/08;G01R31/327;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76湖南省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故障 行波 網絡 保護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領域,涉及一種基于整個電網的故障行波保護方法。?
背景技術
行波保護基于輸電線路故障時,由故障點向線路各側傳播的行波特征來檢測故障,大致上可分為行波方向保護、行波距離保護和行波差動保護。行波方向保護需利用初始行波的極性、幅值信息為保護判別依據,其靈敏性和可靠性易受小初始角、近距離故障、反射波、行波色散、故障電弧、母線結構、極性判斷受干擾等因素的影響。行波距離保護利用行波從故障點傳播到線路某側的時間T來得到故障距離,從而進行保護,這種保護方法需要準確辨識初始行波和故障點的反射行波,并準確記錄行波到達時間,其中故障點反射行波的辨識較為困難,而且在近距離故障時存在死區。行波差動保護利用線路兩側的方向性行波的差值來判斷故障,需利用電流的幅值,對時間的要求非常高,一端時間錯誤就會導致保護拒動或誤動。上述保護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在實際應用中都有其局限性,而且這些方法都是基于一條線路上的行波特征進行線路保護的,易受電網中其它母線的折反射行波和高頻干擾信號的影響,所以行波保護的靈敏性和可靠性一直無法完全滿足電力系統的運行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解決現有輸電線路故障行波保護方法所存在的靈敏性和可靠性差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借助于高速網絡通信系統,通過對互聯電網行波保護繼電器記錄的初始行波到達時間的集中分析,綜合利用所有有效初始行波到達時間來進行保護,有效解決了行波保護的靈敏性和可靠性問題,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行波保護的實用性。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在電網中所有輸電線路兩端安裝行波保護繼電器;?
第二步、線路故障后行波保護繼電器記錄故障產生的初始行波到達各線路兩端的時間,并將記錄的時間數據信息傳送給保護裝置;?
第三步、保護裝置判別無效初始行波到達時間,并對部分無效初始行波到達時間進行修正:?
(1)無效初始行波到達時間的判別:依次計算第M變電站(M)的初始行波到達時間tm與任一相鄰第N變電站(N)的初始行波到達時間tn之差tmn:?
tmn=|tm-tn|?
如果與第M變電站(M)相鄰的所有Zm個變電站中,滿足
(2)部分無效初始行波到達時間的修正:當與具有最小有效初始行波到達時間的第M變電站(M)相鄰的第N變電站(N)的初始行波到達時間為無效初始行波到達時間時,首先利用最小有效初始行波到達時間tm按下式進行修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理工大學,未經長沙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3082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散熱裝置
- 下一篇:一種汽車防撞示警裝置及超聲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