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偵錯信息處理系統及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9677.2 | 申請日: | 2008-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349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7 |
| 發明(設計)人: | 郭幸評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順德區順達電腦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6 | 分類號: | G06F11/36;H04L12/2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308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息處理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偵錯信息處理系統及其方法,特別是有關于一種應用于手持電子裝置與數據處理裝置間的偵錯信息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技術中,使用偵錯信息來輔助產品的開發與維護是非常普遍的使用方式,且在各種產品或組件上是相當常見的功能。
目前偵錯信息的輸出是使用產品或組件上的串行端口來進行,使用者經由如計算機裝置等數據處理裝置的串行端口連接如個人數字助理等手持式電子裝置,并接收手持式電子裝置內部的偵錯信息,此種連接方式簡便易用,且可適用于絕大部分的數據處理裝置。
但是前述現有的應用于數據處理裝置與手持式電子裝置間的偵錯信息處理技術,會使任何熟悉此方式的技術人員毫無困難的獲得偵錯信息及其中重要的信息,進而得知產品相關技術。此外,對于現有技術,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應用程序會不斷向操作系統請求服務以使該手持式電子裝置不斷輸出偵錯信息,進而導致該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整體執行運作效能受到影響,降低其運作速度。
另一方面,現有偵錯信息的傳輸技術欠缺傳輸過程中的偵錯信息條件過濾與加解密保護的機制,也使得偵錯信息處理過程中效率與數據安全性大幅的降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偵錯信息處理系統及其方法,除能提高偵錯信息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還能增加偵錯信息處理過程中的效率,實為目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偵錯信息處理系統,包括:手持式電子裝置以及數據處理裝置,其中,該手持式電子裝置包括:來源模塊,用以依據偵錯信息的要求輸出相對應的偵錯信息;暫存模塊,用以接收并儲存該相對應的偵錯信息;第一處理模塊,用以依據該數據處理裝置所發出的偵錯信息要求至該暫存模塊提取該相對應的偵錯信息;管理模塊,用以與該數據處理裝置連接,且接受該數據處理裝置所發出偵錯信息的要求,并依據該數據處理裝置所發出偵錯信息的要求,將該第一處理模塊所提取的該相對應的偵錯信息回復至該數據處理裝置;而該數據處理裝置則包括:同步模塊,與該手持式電子裝置連接,用以發出偵錯信息要求至該手持式電子裝置,及接收該手持式電子裝置所發出的該回應;第二處理模塊,用以通過該同步模塊,由該管理模塊向該第一處理模塊發出提取該相對應的偵錯信息的要求。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偵錯信息處理方法,用以提供手持式電子裝置與數據處理裝置間執行偵錯信息的處理,本發明的偵錯信息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建立該手持式電子裝置與該數據處理裝置間的連結;其次,令該數據處理裝置發出偵錯信息的要求至該手持式電子裝置;以及令該手持式電子裝置接受該數據處理裝置所發出偵錯信息的要求后,依據該數據處理裝置所發出偵錯信息的要求,提取相對應的偵錯信息,并回復至該數據處理裝置。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偵錯信息處理系統及其方法主要通過手持式電子裝置與該數據處理裝置間的連結,以令數據處理裝置發出偵錯信息的要求至該手持式電子裝置后,手持式電子裝置能夠接受數據處理裝置所發出偵錯信息的要求,并依據其要求提取相對應的偵錯信息回復至該數據處理裝置,此外,還能進一步結合加解密的程序。據此,除能由使用串行端口以外的與端控制接口,增加非授權使用者檢視偵錯信息困難度外,還能限制與過濾偵錯信息傳輸的狀態,而通過加解密程序更能增加偵錯信息傳輸的私密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偵錯信息處理系統的應用架構示意圖。
圖2為本本發明偵錯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偵錯信息處理方法更為具體的流程圖(一)。
圖4為本發明偵錯信息處理方法更為具體的流程圖(二)。
圖5為本發明偵錯信息處理方法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偵錯信息處理方法又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圖1所示,為本發明偵錯信息處理系統的應用架構示意圖。于本實施例,本發明偵錯信息處理系統應用于手持式電子裝置1以及與手持式電子裝置1搭接的數據處理裝置2,用以提供手持式電子裝置1與數據處理裝置2間執行偵錯信息的處理。于本實施例,手持式電子裝置1為個人導航機、車用導航機、行動電話或個人數字助理之一。此外,手持式電子裝置1與數據處理裝置2通過如通用串行總線(USB)、藍芽傳輸(Bluetooth)或以太網(Ethernet)之一的連接接口相互連接。
手持式電子裝置1包括:來源模塊11、暫存模塊12、第一處理模塊13、加密模塊14與管理模塊15。數據處理裝置2則包括同步模塊21、第二處理模塊22與解密模塊2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順德區順達電腦廠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順德區順達電腦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96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中文動態字帖書寫系統
- 下一篇:觸摸屏字符輸入的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