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病毒性肝炎黃疸的中藥外用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28898.8 | 申請日: | 2008-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0138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池曉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池曉玲 |
| 主分類號: | A61K36/744 | 分類號: | A61K36/744;A61P31/12;A61P1/16;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莫瑤江 |
| 地址: | 528200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病毒 性肝炎 黃疸 中藥 外用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醫外用藥物,尤其涉及一種關于治療病毒性肝炎黃疸的中藥外用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背景
病毒性肝炎,特別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仍然是世界范圍內的一個嚴重的公眾健康問題,是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WHO已將HBV感染列為世界第九大死亡原因。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炎癥和壞死病變為主的一組傳染病。一般以乏力、肝區疼痛、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膩、肝腫大、肝功能異常為主要臨床表現,部分病例可出現發熱、黃疸。病毒性肝炎黃疸者一般都具有濕熱瘀交阻的特點,尤其是慢性肝炎黃疸明顯者還具有病程長、藥物內服治療不易奏效的特點。中藥外用是中醫外治方法之一,藥物通過人體穴位、經絡系統滲透和吸收從而通達全身。采用中藥外用藥物應用于病人穴位局部給藥治療,并配合內服治療藥物,可在增加局部給藥途徑的同時達到增效減毒的作用,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病毒性肝炎黃疸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毒副作用,對病毒性肝炎黃疸患者治療效果理想的中藥外用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藥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茵陳15-30份,大黃15-30份,梔子10-20份,車前子15-30份,貫眾15-30份,虎杖15-30份,半枝蓮15-30份。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的步驟為:
(1)將上述藥物切碎,取0.3-0.5重量份冰片研末、備用。
(2)取紹興黃酒、蒸餾水(兩者比例為1∶4,與上述藥物的重量比為4-6∶1),與上述藥物混和,浸泡40分鐘,煮沸1.5小時,過濾,將濾液濃縮至稀糊狀,加入上述冰片,拌勻,濃縮至稠膏狀即成。
祖國傳統醫學理論認為,病毒性肝炎黃疸者屬于“黃疸”范疇,其發病機理大都歸結為“濕熱發黃”、“瘀熱發黃”兩途,病機特征屬濕熱瘀交結。本發明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治療總則,由中藥經紹興黃酒、蒸餾水等配制的提取液提取而成,通過中藥外用法使藥物分子易于透過皮膚進入血液,并迅速到達全身,能改善肝臟微循環,恢復肝細胞的正常代謝,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與肝細胞的再生,切中病機,提高了臨床退黃的療效。治療時,可輔助利用其它加熱、照射等設備增強肌膚吸收效果。尤其是利用中藥外用機,在穴位電信號治療的同時,配合藥物的導入,使藥物形成離子堆,通過穴位導入,既延長藥物的半衰期,又達到增效減毒的作用;同時也增加了局部給藥的途徑。二者具有協同作用,對病毒性肝炎黃疸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退黃作用具有較好的療效。
為了觀察本發明對慢性肝炎的退黃作用,、采用臨床流行病學/DME方法,進行臨床隨機對照研究。
療效對比:
按照設立對照、隨機的原則,將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黃疸患者59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7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9例,年齡18-65歲,平均47.2歲,肝功能中度異常者10例,重度異常者27例。對照組2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齡19-63.5歲,平均44.5歲,肝功能中度異常者5例,重度異常者1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方面及病情分布上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對照組應用茵梔黃注射液靜滴清熱退黃,同時給予維生素、支鏈氨基酸護肝支持治療,每日1次,療程8周;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本發明進行中藥外用治療,取穴陰陵泉,足三里,至陽,太沖,陽陵泉等,每次四穴,交替選用,每日1次,每次30分鐘,療程8周。
治療結果:
(1)兩組患者治療后TBIL改變情況比較(見表1)。
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BIL改變情況(umol/L)(x±s)
由表1可知,治療組治療后TBIL恢復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兩組患者綜合療效比較(見表2)
表2兩組患者綜合療效比較(例/%)
治療組總有效率89.2%,對照組總有效率68.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采用上述中藥外用治療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退黃作用具有較好的療效,而且使用安全、毒副作小,臨床操作簡便,值得臨床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中藥組方如下:茵陳30g、大黃20g、梔子20g、車前子30g、貫眾20g、虎杖30g、半枝蓮20g。
制備方法為:
(1)將上述藥物洗凈、烘干,磨碎、研磨成粉末,取0.3g冰片研末、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池曉玲,未經池曉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88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應用于移動通信網絡的無線信道建模與仿真方法
- 下一篇:路況信息顯示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