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1,3,7,9-四甲基尿酸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028876.1 | 申請日: | 2008-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944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2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王冬梅;盧嘉麗;葉創(chuàng)興;杜麗麗;石祥剛;鄭新強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73/14 | 分類號: | C07D473/14;A61P25/20;A61K36/185 |
| 代理公司: | 廣州創(chuàng)穎專利事務(wù)所 | 代理人: | 曹可芬 |
| 地址: | 510275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甲基 尿酸 制備 方法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化學領(lǐng)域嘌呤生物堿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從天然植物制備1,3,7,9-四甲基尿酸的方法。
背景技術(shù)
1,3,7,9-四甲基尿酸(1,3,7,9-tetramethyluric?acid,theacrine)屬于嘌呤生物堿類物質(zhì),其結(jié)構(gòu)式為:
植物中的嘌呤類生物堿最為人熟知的是黃嘌呤的三種甲基衍生物,即咖啡堿(1,3,7-三甲基黃嘌呤)、可可堿(3,7-二甲基黃嘌呤)和茶堿(1,3-二甲基黃嘌呤)。該類物質(zhì)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方面都具有廣泛的生理活性。
關(guān)于1,3,7,9-四甲基尿酸的活性,據(jù)文獻(Lyles?MB,Cameron?IL.Caffeineand?other?xanthines?as?cytochemical?blockers?and?removers?of?heterocyclic?DNAintercalators?from?chromatin.Cell?Biol?Int,2002,26:145-154)報道:1,3,7,9-四甲基尿酸能與雜環(huán)類誘變劑和致癌物結(jié)合起抗誘變作用;另有文獻(Xu,et?al.Theacrine,a?special?purine?alkaloid?with?sedative?and?hypnotic?properties?fromCammelia?assamica?var.kucha?in?mice.J?Asian?Nat?Prod?Res,2007,7:665-672)報道:1,3,7,9-四甲基尿酸也具有中樞神經(jīng)藥理方面的活性,但與咖啡堿興奮神經(jīng)的作用相反,1,3,7,9-四甲基尿酸在動物實驗中表現(xiàn)出顯著的鎮(zhèn)靜催眠作用。
1,3,7,9-四甲基尿酸的化學合成方法存在反應底物昂貴、收率低、反應過程中易爆炸等缺點,而植物苦茶中含較高量的1,3,7,9-四甲基尿酸,是制備1,3,7,9-四甲基尿酸的一個理想的低成本天然植物資源。
在文獻(葉創(chuàng)興,等.苦茶C.assamica?var.kucha?Chang?et?Wang的嘌呤生物堿.中山大學學報,1999,38(5):82-86)中公開了一種從苦茶中分離得到1,3,7,9-四甲基尿酸的方法。其公開的方法是將苦茶芽葉隔水蒸青烘干后先用熱水浸提,再用氯仿萃取,最后進行硅膠柱層析,用乙酸乙酯洗脫得到1,3,7,9-四甲基尿酸。其方法存在收率較低,成本較高的問題。中國發(fā)明專利ZL200410077237.6公開了一種用苦茶芽葉為原料,經(jīng)過溶劑提取、氯仿萃取或聚酰胺柱層析、反相色譜分離制備1,3,7,9-四甲基尿酸的方法。該方法仍是用苦茶芽葉為原料,其原料中1,3,7,9-四甲基尿酸的含量為1.58%,咖啡堿含量為0.94%,可可堿含量為0.22%,1,3,7,9-四甲基尿酸與咖啡堿均易溶于氯仿,因此萃取后必需采用有效的分離手段才能得到高純度的1,3,7,9-四甲基尿酸。該發(fā)明雖然產(chǎn)物純度高,但苦茶芽葉原料在實驗前需要蒸青處理,最后采用ODS柱層析分離,工藝成本高,步驟繁瑣,溶劑耗量大而且費時,同樣難以實施工業(yè)化生產(chǎn)。
為此,有必要尋找更好的植物資源和適用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制備方法。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植物原料制備1,3,7,9-四甲基尿酸的方法。本發(fā)明所述制備1,3,7,9-四甲基尿酸的方法,是用苦茶(Camellia?assamica?var.kucha)的果實為原料,用水提取,提取液用氯仿或二氯甲烷萃取,回收氯仿或二氯甲烷后用甲醇或體積百分濃度為50~100%的乙醇溶液作溶劑重結(jié)晶,即可得到純度達99%以上的1,3,7,9-四甲基尿酸,具體步驟如下:步驟一、苦茶果實提取液的制備
苦茶果實干燥后粉碎,稱取苦茶果實的粗粉,每次加入6~15倍量的水煎煮1~2小時,過濾,共提取1~3次,合并提取液;或在加入6~15倍量的水后先于頻率為20~80kHz超聲波下提取10~30分鐘后再煎煮1~2小時,過濾,再加入6~15倍量的水,煎煮提取1~2次,合并提取液;或在超聲頻率20~80kHz,溫度50~85℃下超聲提取30~60分鐘,過濾,共重復提取1~3次,合并提取液,提取液濃縮至相當于苦茶果實粗粉重量的3~5倍量體積,得苦茶果實提取液;
步驟二、1,3,7,9-四甲基尿酸粗品的制備
將苦茶果實提取液每次以等體積的氯仿或二氯甲烷萃取2~3次,合并萃取液,減壓濃縮至干,得淺黃色粉末狀固體,為1,3,7,9-四甲基尿酸粗品,純度大于90%;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jīng)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8876.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