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站停電智能決策及調度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8746.8 | 申請日: | 2008-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517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林裕斌;許開奇;宋保軍;翁南凱;蘇家陽;王奕強;劉彥麗;劉雙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高新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88/08 | 分類號: | H04W88/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站 停電 智能 決策 調度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移動基站的供電維護自動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大型基站停電智能決策及調度系統。
技術背景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通信基站的建設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基站數量每日劇增,而如今的用電情況日趨緊張,每天都會出現基站停電的情況,有時還會出現基站大面積的停電,給基站電源的通訊保障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而以往基站停電時,通常是由代維工作人員根據經驗來對停電基站進行發電和搶修工作,比較盲目,經常顧此失彼,造成了一些重要基站的倒站,使通信網絡不能夠正常運行,為人們的生活和運營商的聲譽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由于現實中對停電站點重要性并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僅僅依靠經驗進行判斷,而基站數量眾多,人為經驗判斷是不科學的,由此產生的弊端也愈加的明顯;另一方面對停電基站調度的時間、原則沒有科學的統計和分析,僅通過停電派單,代維公司自行調度的舊的粗獷式管理,也越來越不能滿足移動信息化管理、精細化管理的需求。隨著通信的快速發展,基站保障信息化顯得越發的緊迫和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科學、合理調度的自動化基站停電智能決策及調度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站停電智能決策及調度系統,包括移動發電設備及中心管理系統,移動發電設備與中心管理系統通過無線網絡連接,所述中心管理系統設置有數據庫服務器和GIS電子地圖服務器,所述移動發電設備則設有GPS定位系統。
本發明通過移動發電設備和中心管理系統相結合的方式,移動發電設備和中心管理系統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可實現調度命令等相關信息的收發,移動發電設備設置有GPS定位系統,可以隨時將自身位置上傳至中心管理系統,而中心管理系統設置的數據服務器存儲基站以及移動發電設備的相關信息,并通過GIS電子地圖服務器展現移動發電設備與停電基站的地理位置關系,從而實現科學的就近調度。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采用一個中心管理系統與多個移動發電設備通過B/S和/或C/S架構連接。中心管理系統作為服務器,多個移動發電設備作為客戶機,移動發電設備在中心管理系統上下載調度命令、調度調整信息、系統通知信息等,同時可上傳設備的GPS定位信息、油機信息、發電操作信息至中心管理系統。移動發電設備通過GPRS或EDGE無線網絡與中心管理系統保持實時的網絡連接,可以設置為只有產生新的信息時才進行數據的傳輸,從而保障了信息交互的及時性與完整性。
所述移動發電設備與中心管理系統之間的無線網絡連接方式采用GPRS或EDGE。
所述移動發電設備和/或中心管理系統通過WEB?SERVICES連接GPRS或EDGE無線網絡。
所述移動發電設備和/或中心管理系統采用soap協議與WEB?SERVICE進行通訊。
本發明所述移動發電設備內置有GPS定位系統,或通過藍牙與外部的GPS定位系統連接。
所述移動發電設備采用發電車,發電車上設置有PDA調度終端,所述PDA調度終端通過無線網絡與中心管理系統連接,實現調度命令的接收、油機信息的發送、發電操作信息的發送,PDA調度終端上設置有調度程序,所述調度程序通過GPS定位系統獲取發電車的GPS衛星定位信息并上傳至中心管理系統。
所述中心管理系統設置有監控端程序,所述監控端程序通過無線網絡接收調度終端發送的GPS地理信息,以實現對發電車的監控,監控端程序將接收的信息與GIS電子地圖相結合,對發電車與停電基站的地理分布通過GIS電子地圖進行實時展現,監控端程序將接收的信息與GIS電子地圖相結合,可以直觀的查看發電車輛的具體地理位置,精確度可達到10-20米。通過對比兩者的地理位置實現對發電車和停電基站的就近調度。
所述調度程序還設置有發電人員認證模塊,通過口令的形式進行認證,調度員啟動調度終端之前,先要通過口令認證,才能啟動調度程序及進行調度管理,保障了使用的安全性。
本發明提高了停電保障工作的效率,全面實現了電子化分析和調度,順應了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順應了通信發展、科技發展、和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需要,使發電維護人員在基站停電時能夠從容不迫,有組織、有秩序的進行保障工作,同時對保障的過程進行跟蹤管理,從而有效的保證了移動通信網絡的優質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高新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高新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87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