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聚光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8197.4 | 申請日: | 2008-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1074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傳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傳銀;陳建 |
| 主分類號: | H02N6/00 | 分類號: | H02N6/00;G02B5/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彥孚 |
| 地址: | 519000廣東省珠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聚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聚光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太陽能發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由于太陽能轉化效率低,投入成本高等原因嚴重阻礙了太陽能的推廣應用,市場迫切需要太陽能技術能夠突破成本太高的瓶頸,獲得大面積高速的推廣和普及,為解決能源緊缺環境污染發揮應有的優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利用太陽能聚光裝置,提高單位面積上的發光強度,以便于用較小的太陽能電池板就可以獲得更多的電能。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包括旋轉反光曲面I、旋轉反光曲面II和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設置在旋轉反光曲面I頂點部位所開的孔附近,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I把通過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全反射的太陽光,又全反射到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頂點部位并從所述孔中射出集中在太陽能電池板上。
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為一個旋轉拋物面反光曲面或多個旋轉拋物面反光曲面組合。
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I為一個旋轉拋物面反光曲面或多個旋轉拋物面反光曲面組合。
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I為一個旋轉雙曲面反光曲面或多個旋轉雙曲面反光曲面組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太陽光通過旋轉反光曲面I,旋轉反光曲面II兩次反射后聚焦到很小的單位面積上,單位面積上的發光強度將會提高許多倍,將很小的太陽能電池板放在此位置,產生的光能會與旋轉反光曲面I正面投影面積大小的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光能相近,由于太陽能電池板價格昂貴,此發明將大幅降低成本;本發明結構簡單,易于生產,便于使用保護和清洗。
此外,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可由多個旋轉拋物面反光曲面組合而成,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I可由多個旋轉拋物面反光曲面或者多個旋轉雙曲面反光曲面組合而成,隨著光線角度的變化,能適應不同的入射角度,使光線采集效率最大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旋轉反光曲面I1、旋轉反光曲面II2和太陽能電池板3,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I2設置在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1的上面,所述太陽能電池板3設置在旋轉反光曲面I1頂點部位所開的孔4附近,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I2把通過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1全反射的太陽光,又全反射到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1頂點部位并從所述孔4中射出集中在太陽能電池板3上,這樣使得光線集中強度高,集中單位面積很小,減少了太陽能電池板3的面積,降低了成本。
上面所述的旋轉反光曲面I1采用單一的旋轉拋物面反光曲面,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I2采用單一的旋轉拋物面反光曲面或者旋轉雙曲面反光曲面。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點在于,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1由多段微小的旋轉拋物面反光曲面組合而成,針對不同時段的入射光線,都可集中到太陽能電池板3上。其它特征及其原理和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如圖3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點在于,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1由多段微小的旋轉拋物面反光曲面組合而成,所述旋轉反光曲面II2由多段微小的旋轉拋物面反光曲面或者多個旋轉雙曲面反光曲面組合而成,這樣可避免某些光線的損失,提高采光效率。其它特征及原理和實施例1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傳銀;陳建,未經楊傳銀;陳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819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