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仿流動巖漿生成的三維仿古石及其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7294.1 | 申請日: | 2008-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5482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14 |
| 發明(設計)人: | 楊曉曉;楊德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德寧 |
| 主分類號: | B44C5/04 | 分類號: | B44C5/04;B44C3/04;B44C3/12;C04B41/86;B28B3/00;B28B7/00;B28B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000廣東省佛山市禪***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動 巖漿 生成 三維 仿古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作裝飾材料的仿流動巖漿生成的三維仿古石,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永久性地面的諸如陶瓷類永不磨損的精細圖案仿古磚,尤其是色區交界線能如同天然大理石、花崗石一樣有互混或互融特點的仿真如流動巖漿生成的三維仿古石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地面和墻面的裝飾材料,人們希望其具有天然石材的表面外觀,例如仿花崗石、大理石的圖案,以增加產品的高檔感。
因此,業界便不斷改進仿天然石材的裝飾板材結構,本發明人是在陶瓷裝飾板材領域擁有多項中國及歐、美、日等國外專利的研發者,在陶瓷領域達十多項專利,如曾提出一種立體瓷質花崗石、大理石技術的專利,其公告號為WO97/36840(1997年10月9日公開),根據該專利技術所制成的仿石材料,其表面形成有清晰分界的圖案,并且在進行表面加工時,其圖案基本上不會變化,如此能有效提升其整體結構在使用上的穩固性。
為了滿足人們的實用性需求,本發明人又提出了“瓷質仿花崗石板材及其制造方法”的專利,其公告號為WO99/28262(1999年6月10日公開),該專利技術既然可以提供給使用者一更具有實用功效的瓷質仿花崗石板材,確實具有進步性,但是在實際使用時卻發現其結構中還存在不足。根據該技術的制品只具有其表面的圖案,沒有制品在三維空間的圖案,而且沒有如同天然熔巖流動形成圖案的質感,所以產品不能很真實地反映天然花崗石由里到外的圖案質感,尤其是邊部的中下部沒有圖案效果,如果在用于家具臺面和建筑裝修的墻或柱的外露邊緣必需要對邊部進行磨邊拋光時,由于其中、下部沒有與表層為一體的顆粒圖案,所以在實用中較天然石材有不真實、不完全的重大缺陷。
盡管現有技術的微粉類產品能夠產生大小不一、圖案邊沿過渡較好、小塊圖案自然、有天然大理石、花崗石中如月牙狀內凹的如巖流動出現般特別圖案效果好的特點,而且有若干大小不一的小色塊等優點,但是,整塊產品如同只有一個大的色區,不能克隆天然花崗石、大理石的如同大花白、大花綠、爵士白、啡鉆、金彩鉆、加州金麻等很有圖案規律特點的由1到5類大的圖案區組成的規范圖案,所以其存在有很大局限性。
然而上述這些本人的先有技術發明,都只是在坯體圖案本身的變化,都只強調形成拋光的平面制品,只強調具有一定厚度坯體圖案及不怕磨損的優點。
而且,在本發明人的原有工藝上,因為以前本人在先技術中采用有空孔圖案特征的三維模板在制品上部成型預定圖案的坯體色圖案時,工藝上常出現的由于布料時有一個必須的對上層粉料的刮平動作,所以就會把表層3mm-5mm厚度的粉圖案刮亂,又由于推粉架向壓機推動時會由于圖案格柵平面下部的不可避免的縫隙位而漏失圖案粉料在推料架平臺上,而形成了圖案缺花,凹凸變化等因素;因為以前本人先有技術中采用有空孔圖案特征的三維模板在制品上部成型預定圖案的坯體色圖案時,工藝上常出現的由于格柵移動時漏料而形成的圖案粉料混亂,進而形成即使在拋光時加刮1mm-2mm深度也還是有圖案不完整一部圖案表現不出來造成次品、廢品,同時因拋刮的深度太深形成了因表層和內層燒成度不一樣的后期變形產生廢次品的問題。這些工藝問題,使磚坯的表層在燒成后就出現坯體色的完整的預定圖案不能成為可能。更為重要的是,在坯體色的工藝中,由于模具圖案格柵不能太小太窄,如2cm2的空孔位和2mm寬的圖案縫隙則是不可行的,因為含有一定水份的粉料會在生產中經幾十次重復就會粘堵了圖案模具的縫或孔。在色彩豐富和圖案精細上,絕對不如施釉印刷工藝和抹掃釉工藝的仿古磚圖案精細美妙。這就是先有的多項技術問題之所在。
而現有技術中的仿古磚產品技術,只能在表面單純印刷很薄一層陶瓷釉料形成釉面圖案層來表現仿石效果,不是由坯體色形成圖案,由于釉層色料成本高,不可能印刷很厚,而且印刷太厚如達2mm-8mm厚度時,就會產生表面嚴重不平,無法使用。而且由于釉是呈玻璃相狀態,易裂、易碎,成本又高,更不適合印刷太厚,加之玻璃相狀態的釉層韌性差,比較坯體色而言,就是相同的厚度,耐磨度差2-5倍以上。所以,一般印刷厚度在0.05mm-0.2mm的仿古磚一旦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應用,圖案層將會很快被磨去或部分磨去而使圖案不完整,失去了地面美觀的完整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德寧,未經楊德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72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