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家用豆漿機的導流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5714.2 | 申請日: | 2008-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1402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陸社本;王樹林;盧智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富士寶電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20 | 分類號: | A23L1/20;A23C11/10;A47J31/00;A47J31/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251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家用 豆漿機 導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方便于家庭用豆漿機的導流器。
背景技術
目前已經公開的有關豆漿機技術中,如專利號為ZL200410036418.4,名稱為“易清洗多功能豆漿機”,涉及一種制作豆漿、米糊和果蔬湯等的裝置,其中的導流器呈桶狀,且固定在機頭下蓋上。由于導流器采用旋轉方式單方向固定在機頭下蓋上,安裝或拆卸時必須用手抓住該導流器操作。顯然該種結構的導流器所導致的操作方式,不是比較衛生和安全的方式。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新型結構而且使用時更加安全衛生、簡便的豆漿機用導流器。
方案1,家用豆漿機的導流器,所述導流器呈上部敞口的環狀,其上端面上對稱設置有一對可以在提手耳上靈活轉動的提手;所述提手呈局部圓環形,所述提手與所述導流器的半徑相同;所述提手的內側為平面,外側設置有基本垂直于所述提手的內側平面的且均勻分布的齒,當所述提手自由放置時,所述提手的齒垂直頂壓在所述導流器的側壁頂端面上,形成顆粒狀豆漿料可以自由穿過所述齒與所述導流器的頂端面共同構成的空隙,而所述提手的內側平面則與所述導流器的頂端面基本平行。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還包括有刀片、桶體和扣裝在桶體上部的容納驅動電機及控制器件的機頭蓋,所述刀片固連在機頭蓋下部的輸出旋轉軸上并從所述導流器的上部敞口部位伸入到所述導流器內,所述刀片的旋轉平面高于所述導流器的進料口;所述導流器被徑向和軸向定位在所述機頭蓋的下端面與所述桶體的內底壁之間。
方案2,家用豆漿機的導流器,所述導流器呈上部敞口的環狀,其上端面上對稱設置有一對可以在提手耳上靈活轉動的提手;所述提手呈局部圓環形,所述提手與所述導流器的半徑相同;所述提手的內側為平面,外側設置有基本垂直于所述提手的內側平面的凸出邊,所述凸出邊上設置有顆粒狀豆漿料可以自由穿過的通孔;當所述提手自由放置時,所述提手的凸出邊垂直頂壓在所述導流器的側壁頂端面上,而所述提手的內側平面則與所述導流器的頂端面基本平行。所述提手呈局部圓環形,是指所述提手的弧度小于180度。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由于所述導流器上設置提手,可以在使用豆漿機時通過提手將導流器放入或取出桶體,從而簡便又安全衛生。
2.由于所述提手上設置了顆粒狀豆漿料可以自由穿過的間隙或通孔(即出料口),不僅妥善處理了在導流器安裝使用時提手的收藏安置問題,而且巧妙地利用提手形成出料口,使整體結構簡單;特別是在通過注塑方式制造提手的情況下,使導流器制造簡單。
3.由于所述導流器通過抵壓結構固定在豆漿機中,使安裝有提手的導流器在使用時,提手被機頭蓋的下端面抵壓在所述導流器的頂端面上,豆漿機運行時提手不會產生擺動。
由于本發明具有上述優點,使得應用本發明方案的豆漿機使用安全衛生,簡便,因而本發明可以配套用于制做豆漿或其它類似產品的漿制品的豆漿機。
附圖說明
圖1,是應用本發明技術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應用本發明技術的實施例一的提手2提起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應用本發明技術的實施例一的提手2自由放置時的剖視示意圖;
圖4,是應用本發明技術的實施例一的導流器1去除提手2時的剖視示意圖;
圖6,是應用本發明技術的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應用本發明技術的實施例二的提手2提起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2、3所示,家用豆漿機的導流器1,所述導流器1呈上部敞口的環狀,其上端面上對稱設置有一對可以在提手耳13上靈活轉動的提手2;所述提手2呈局部圓環形,所述提手2與所述導流器1的半徑相同;所述提手2的內側22為平面,外側23設置有基本垂直于所述提手2的內側22平面的且均勻分布的齒21,當所述提手2自由放置時,所述提手2的齒21垂直頂壓在所述導流器1的側壁頂端面上,形成顆粒狀豆漿料可以自由穿過所述齒21與所述導流器1的頂端面共同構成的空隙11,而所述提手2的內側22平面則與所述導流器1的頂端面基本平行。
所述導流器1設置在豆漿機中,將豆漿機的桶體空間分隔為兩個可以流通的容腔,其中豆類大顆粒物質從導流器1的下部進料口被吸入導流器1并被粉碎,再從導流器1的上部出料口排出到導流器1的外部空間。
上述所述提手2的內側22是指當所述一對提手2合起來時相向對應的側邊,反之為外側23。所述提手2對稱連接在導流器1上,方便用手提取或放入導流器1到桶體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富士寶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富士寶電器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57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氣瓶增壓裝置
- 下一篇:橡膠硫化促進劑DM的生產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