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5546.7 | 申請日: | 2008-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673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樸準永;張真赫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金電子(南京)等離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13 | 分類號: | G09F9/313;H01J17/49;G09G3/28;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揚 |
| 地址: | 210038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等離子體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等離子體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等離子體顯示面板,由其上部基板與下部基板間形成的隔層組成一個單位信元(cell),各個信元(cell)內填充了氖(Ne),氦(He),或氖與氦的混合氣體(Ne+He)等主放電氣體與少量含有氙的惰性氣體。高頻電壓導致放電時,惰性氣體產生真空紫外線(VacuumUltraviolet?ray),使隔層間形成的熒光體發光,顯示畫面。如上所述的等離子體顯示面板具有輕薄的結構,作為新一代顯示裝置備受矚目。
為了驅動等離子體顯示面板,向面板中形成的各個電極提供驅動信號的驅動回路,及為了控制上述各驅動回路提供電源的智能型電源模塊(IPM,Intelligent?Power?Module),在回路基板上進行電學連接。
由于上述智能型電源模塊產生的熱量,驅動回路將產生誤動作,給面板帶來損傷。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具有信賴性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通過釋放驅動裝置的電源模塊產生的熱量,從而可以穩定地工作。
技術方案:本發明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包含:等離子體顯示面板;驅動面板的驅動回路;控制向驅動回路提供的電源的電源模塊;及位于電源模塊上,釋放電源模塊產生的熱量的散熱片(heatsink),散熱片(heatsink)具有熱吸收率為85%以上的顏色。
有益效果:具有如上所述的結構的本發明中,將對智能型電源模塊(IPM,IntelligentPower?Module)產生的熱量進行散熱的散熱片(heatsink),用黑色或與其接近的顏色進行著色,從而降低智能型電源模塊的溫度,防止誤動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等離子體顯示面板結構的一個實施例示意圖。
圖2是等離子體顯示面板的電極排列的一個實施例剖面圖。
圖3是將一個幀分為多個子域,對等離子體顯示面板進行分時驅動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時序圖。
圖4是驅動等離子體顯示面板的驅動信號的一個實施例時序圖。
圖5是等離子體顯示面板的驅動裝置的結構實施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中,安裝散熱片的電源模塊的結構的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對本發明中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中,等離子體顯示面板結構的一個實施例示意圖。
如圖1所示,等離子體顯示面板,包含位于上部基板10上的維持電極對,即掃描電極11及維持電極12;位于下部基板20上的定位電極22。
上述維持電極對(11,12)一般包含由氧化銦錫(Indium-Tin-Oxide;ITO)形成的透明電極(11a,12a)與匯流電極(11b,12b),上述匯流電極(11b,12b)可以由銀(Ag),鉻(Cr)等金屬或鉻/銅/鉻(Cr/Cu/Cr)疊加而形成,或由鉻/鋁/鉻(Cr/Al/Cr)疊加而形成。匯流電極(11b,12b)位于透明電極(11a,12a)上,起到降低因電阻值較高的透明電極(11a,12a)導致的電壓下降的作用。
一方面,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維持電極對(11,12)不僅可以由透明電極(11a?12a)與匯流電極(11b,12b)疊加而成,還可以不需要透明電極(11a,12a),僅由匯流電極(11b,12b)組成。上述結構不使用透明電極(11a,12a),因此可以降低面板制造的成本。用于上述結構的匯流電極(11b,12b)可以使用上面列舉的材料以外的感光性材料等多種材料。
掃描電極11及維持電極12的透明電極(11a,12a)與匯流電極(11b,11c)間,排列著具有吸收上部基板10的外部產生的外部光,降低反射的光阻斷功能及提高上部基板10的純度(Purity)及對比度(contrast)的功能的黑底(Black?Matrix,BM)15。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的黑底(black?matrix)15位于上部基板10上,可以由位于與隔層21重疊的位置的第1黑底(black?matrix)15,及位于透明電極(11a,12a)與匯流電極(11b,12b)間的第2黑底(black?matrix)(11c,12c)組成。其中,第1黑底(black?matrix)15與被稱為黑層或黑色電極層的第2黑底(black?matrix)(11c,12c),在形成的過程中同時形成并物理性地連接,亦可以不同時形成,不物理性地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金電子(南京)等離子有限公司,未經樂金電子(南京)等離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554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