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連接器端子及其成型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5411.0 | 申請日: | 200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200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林志杰;梁世杰;陳汶鋅;王凱弘;韋冠仰;蔡旺昆 | 申請(專利權)人: | 達昌電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禾昌興業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2/38 | 分類號: | H01R12/38;H01R13/11;H01R43/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陳忠輝 |
| 地址: | 215129江蘇省蘇州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連接器 端子 及其 成型 方法 | ||
1.電子連接器端子,用來與對接連接器及軟性排線電性相連,具有基部、搭接部及插接部,所述搭接部及插接部分別自基部相對的兩側延伸形成;其中,該插接部一側邊沖壓形成有懸置狀態的第一導接片、第二導接片及第三導接片,該第一導接片及第二導接片則相互正對設置,而該第三導接片則設于第一導接片及第二導接片之間,該插接部經由彎折而平行懸置在基部上方,并與基部共同形成一插接空間,且彎折后的第一導接片及第二導接片呈上下相對設置,而第三導接片則臨靠在第一導接片及第二導接片的側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部、搭接部、及插接部具有相同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接部中央沖壓彎折形成一搭接彈片,該搭接彈片兩側設有與料帶相連接的平板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部的自由端形成一頂推部,所述的頂推部的寬度小于插接部的寬度,且朝向插接空間內彎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導接片和第二導接片是由插接部的中央朝向一側邊沖壓形成的,而第一導接片及第二導接片的另一側則形成連接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其特診在于:所述的第三導接片是由連接部的中央朝向第一導接片及第二導接片的方向延伸而成的。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導接片、第二導接片及第三導接片均朝向插接空間內彎折。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空間用來插置對接連接器的端子。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接端是用來搭接軟性排線。
10.一種電子連接器端子的成型方法,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是用來與對接連接器及軟性排線電性相連,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料帶上沖壓出電子連接器端子的基部,并從該基部相對的兩側延伸出搭接部及插接部;
(2)在插接部上沖壓出第一導接片、第二導接片及第三導接片;
(3)將第一導接片、第二導接片及第三導接片一體彎折成型;
(4)將插接部一體彎折使其平行懸置于基部上方,使得插接部與基部共同形成一插接空間。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搭接部上沖壓并彎折一插接彈片的步驟。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更包括在插接部的自由端彎折一頂推部的步驟。
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是先朝上方彎折后,再朝前方彎折,使插接部平行懸置于基部上方,并于基部共同形成一插接空間。
14.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電子連接器端子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接片、第二導接片及第三導接片在成型后均朝向插接空間內凸伸,以便于夾持對接連接器的端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達昌電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禾昌興業電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達昌電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禾昌興業電子(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541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