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藍牙電視接收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5307.1 | 申請日: | 200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750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圣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圣平 |
| 主分類號: | H04N5/44 | 分類號: | H04N5/44;H04B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8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藍牙 電視接收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手機電視和藍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藍牙電視接收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藍牙技術定義了便攜式設備之間無線通信的物理媒介和通信協議。藍牙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無線連接,而是一整套關于在特定范圍內,不同便攜式設備之間互聯并識別的協議。
國際藍牙組織于1999年7月26日推出了藍牙技術規范1.0版本。藍牙技術的系統結構分為三大部分:底層硬件模塊、中間協議層和高層應用。底層硬件部分包括無線跳頻、基帶和鏈路管理。無線跳頻層通過2.4GHz無需授權的ISM頻段的微波,實現數據位流的過濾和傳輸,本層協議主要定義了藍牙收發器在此頻帶正常工作所需要滿足的條件。基帶負責跳頻以及藍牙數據和信息幀的傳輸。鏈路管理負責連接、建立和拆除鏈路并進行安全控制。
藍牙技術結合了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的特點,可以進行異步數據通信,可以支持多達3個同時進行的同步話音信道,還可以使用一個信道同時傳送異步數據和同步話音。每個話音信道支持64kb/秒的同步話音鏈路。異步信道可以支持一端最大速率為721kb/秒、另一端速率為57.6kb/秒的不對稱連接,也可以支持43.2kb/秒的對稱連接。
中間協議層包括邏輯鏈路控制和適應協議、服務發現協議、串口仿真協議和電話通信協議。邏輯鏈路控制和適應協議具有完成數據拆裝、控制服務質量和復用協議的功能,該層協議是其它各層協議實現的基礎。服務發現協議層為上層應用程序提供一種機制來發現網絡中可用的服務及其特性。串口仿真協議層具有仿真9針RS232串口的功能。電話通信協議層則提供藍牙設備間話音和數據的呼叫控制指令。
主機控制接口層(HCI)是藍牙協議中軟硬件之間的接口,它提供了一個調用基帶、鏈路管理、狀態和控制寄存器等硬件的統一命令接口。藍牙設備之間進行通信時,HCI以上的協議軟件實體在主機上運行,而HCI以下的功能由藍牙設備來完成,二者之間通過一個對兩端透明的傳輸層進行交互。
在藍牙協議棧的最上部是各種高層應用框架。其中較典型的有撥號網絡、耳機、局域網訪問、文件傳輸等,它們分別對應一種應用模式。各種應用程序可以通過各自對應的應用模式實現無線通信。撥號網絡應用可通過仿真串口訪問微微網(Piconet),數據設備也可由此接入傳統的局域網;用戶可以通過協議棧中的音頻(Audio)層在手機和耳塞中實現音頻流的無線傳輸;多臺個人電腦PC或筆記本電腦之間不需要任何連線,就能快速、靈活地進行文件傳輸和共享信息,多臺設備也可由此實現同步操作。
整個藍牙協議結構簡單,使用重傳機制來保證鏈路的可靠性,在基帶、鏈路管理和應用層中還可實行分級的多種安全機制,并且通過跳頻技術可以消除網絡環境中來自其它無線設備的干擾。
藍牙技術的應用范圍相當廣泛,可以廣泛應用于局域網絡中各類數據及語音設備,如PC、撥號網絡、筆記本電腦、打印機、傳真機、數碼相機、移動電話和高品質耳機等,藍牙的無線通訊方式將上述設備連成一個微微網(Piconet),多個微微網之間也可以進行互連接,從而實現各類設備之間隨時隨地進行通信。應用藍牙技術的典型環境有無線辦公環境、汽車工業、信息家電、醫療設備以及學校教育和工廠自動控制等。
同樣手機電視技術也是目前最熱門的媒體技術,通過手機終端,在高速移動的情況下,可以觀看電視節目。手機電視被很多人認為是最有希望的多媒體業務之一。國外的一項預測顯示,到2010年全世界將有1.2億手機電視用戶,我國的用戶數也將接近4000萬。毫無疑問手機電視將成為新興的傳播媒體,由于其終端的特殊性,既可以播放音視頻,又可以顯示文本信息;既可以實時播放,又可以有一定的存儲功能,并且具備交互的功能。可以說,它集成了迄今為止所有媒體的特征。更重要的是終端輕巧可以移動,不論何時何地,用戶都可以方便地獲得服務。
手機電視的實現技術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基于移動網絡的實現技術
通過移動網絡傳送電視節目最初是采用移動流媒體的方式實現的。例如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已分別基于其GPRS網絡和CDMA?1X網絡以及3G實驗網,利用移動流媒體技術推出了手機電視業務。事實上,兩者都是將其作為一種移動數據業務推出來的,其實現的方式也大體相同。這種通過傳統移動流媒體方式實現的手機電視業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但還有很多方面不盡如人意,例如:網絡帶寬受限、導致播放效果不很穩定、并發用戶數有限、收費較高等。
(2)基于多媒體廣播網的實現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圣平,未經劉圣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53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