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皮芯復合紡生產PLA微波屏蔽纖維的技術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4809.2 | 申請日: | 2008-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521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鄒祖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鄒祖林 |
| 主分類號: | D01F8/14 | 分類號: | D01F8/14;D01F1/09;D01D5/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500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生產 pla 微波 屏蔽 纖維 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功能性化學纖維制造技術,具體為一種具有微波屏蔽功能PLA纖維的生產技術,屬化學纖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功能性PLA纖維的品種及其生產方式有很多,總結起來包括:雙螺桿PLA切片紡生產技術;海島復合法生產技術等。這些方法雖然也可以生產性能較好的功能纖維,但均存在不足之處。雙螺桿法與海島復合法生產流程長,工序復雜,工藝控制難度大,產品物化性能不均勻。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擬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新的微波屏蔽功能纖維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具有皮芯結構的功能性PLA纖維,皮芯體積比為2∶8~7∶3;其皮層料的重量百分比配方為:皮層聚合物75~85%,導電納米粉末5~8%,微波吸收劑4~7%,增容劑3~9%,偶聯劑0.2~4%;其芯層料為100%的聚合物。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1、制造皮層料:按所述皮層料的配方把皮層PLA聚合物、導電粉末、微波吸收劑、增容劑和偶聯劑均勻混合后,在180~230℃溫度下,經雙螺桿擠獲得皮層料熔體。
2、制造皮芯復合微波屏蔽PLA纖維,將上述1步所得的皮層料熔體,按所述的皮芯重量比,用皮芯復合紡絲機紡制出卷繞絲;再將卷繞絲在70~100℃溫度下,拉伸2~4倍,即可得到所述的皮芯結構的微波屏蔽纖維。
本發明所述導電粉料是碳黑、鎳粉、銅粉、鈷粉、鋁粉等中的一種或多種。導電粉料優選導電性能良好的碳黑,并且碳黑顆粒表面經過處理。
本發明所述微波吸收劑為四氧化三鐵、鉻鐵氧體、鋇鐵氧體、鎳鐵硼中
本發明所述增容劑為三異硬脂酞基鐵酸異丙酯、三(十二烷基苯磺酸基)鐵酸異丙酯、三(二辛磷酞氧基)鐵酸異丙酯,三(二辛基焦磷酞氧基)鐵酸異丙酯、硬脂酸、硬脂酸鋅、聚乙烯蠟中的一種或兩種。
本發明所述偶聯劑為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酞氧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種。
本發明所述導電粉末、微波吸收劑均應加工成粒徑為35um以下的細小顆粒。
本發明的微波屏蔽功能PLA纖維由于采用了皮芯復合結構,其皮芯層實際上相當于切片紡功能纖維,而其芯層因與皮層大部份組份是相同的,因而可以解決性質上的兼容問題,不會出現分層現象。同時,通過復合箱體改造,還可以解決其它復合紡絲法工藝微調性不寬的老毛病。
本發明使用常規設備,工藝簡單,操作容易,成本低廉,便于工業化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給出本發明的1個具體實施例子:
取熔融指數50的PLA切片76份、平均粒徑為40nm的銅粉料5份、γ-甲基丙烯酞氧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平均粒徑為38nm的鋇鐵氧體磁粉6份、平均粒徑為1μm的三(十二烷基苯磺酸基)鐵酸異丙酯9份經充分混合后,在190℃下經雙螺桿擠出制造出纖維皮層熔體;然后按纖維的皮、芯體積比為5∶5在皮芯復合紡絲機紡制出卷繞絲;再將卷繞絲在68℃溫度下拉伸2.5-3.0倍,得到皮芯復合微波屏蔽PLA長絲。
經測定,所得纖維的微波反射衰減率是10db,x射線屏蔽率可達7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鄒祖林,未經鄒祖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48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遮隔式換氣扇
- 下一篇:一種紅土鎳礦的綜合回收利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