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壓對中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4663.1 | 申請日: | 2008-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4951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孫大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惠興 |
| 主分類號: | B21B39/14 | 分類號: | B21B3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15江蘇省無錫市鴻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軋機配套設備。具體說,是軋制帶材過程中防止帶材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動的液壓對中裝置。
背景技術
在軋機生產和應用行業都知道,為保證帶材的軋制質量,在軋制過程中需使帶材的縱向中心線始終處于兩工作輥的輥面中心位置上。為保證帶材的縱向中心線始終處于兩工作輥的輥面中心位置上,傳統方法是在軋機工作輥兩端的機架上設置塞鐵塊。雖然在軋機工作輥兩端的機架上設置塞鐵塊可以實現被軋帶材的對中,但由于塞鐵塊固定不動,易使被軋帶材兩邊拉毛。而帶材一旦被拉毛,還會使軋輥被拉毛。因此,采用設置塞鐵塊進行對中,會降低帶材的軋制質量。另外,由于塞鐵塊固定在軋機工作輥兩端的機架上,軋制不同規格的帶材時,需停機更換塞鐵塊,不僅更換起來比較麻煩,而且會影響軋制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液壓對中裝置。使用該液壓對中裝置,可提高帶材的軋制質量和軋制效率。
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液壓對中裝置特點是含有底座,底座上有兩個凸臺。該兩凸臺呈相對布置,它們的外側均有油缸。所述兩油缸處在同一軸線上,它們的活塞桿端部分別伸入相應凸臺內側。兩凸臺內側均有移動板,移動板下部有軸孔,活塞桿端部借助螺母和軸孔與移動板相固連。兩移動板上部均有立軸,兩立軸上均有導輪。
所述凸臺為平板狀,它們呈豎立布置,它們下部的軸孔均有三個,該三個軸孔處于同一水平上,其中中間的軸孔與活塞桿相配合。兩移動板與兩凸臺間均有兩個導桿,兩導桿的里端分別固定在移動板下部兩側的兩個軸孔內,兩導桿的外端分別呈滑動狀伸入凸臺兩側的軸孔內。
兩移動板的上部均有矩形孔,矩形孔的上、下孔壁對應位置上均有軸孔,立軸兩端分別固定在上、下孔壁上的軸孔內。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由于本發明的液壓對中裝置含有底座,底座上有兩個凸臺。該兩凸臺呈相對布置,它們的外側均有油缸。所述兩油缸處在同一軸線上,它們的活塞桿端部分別穿過相應凸臺內側。兩凸臺內側均有移動板,移動板下部有軸孔,活塞桿端部借助螺母和軸孔與移動板相固連。兩移動板上部均有立軸,兩立軸上均有導輪。工作時,本發明的液壓對中裝置安裝在軋機的進料一側,被軋帶材先進入本發明的液壓對中裝置的兩個導輪之間,再進入軋機的兩個工作輥之間。通過兩油缸活塞桿的伸縮,可帶動兩個移動板及其上的導輪進行左右移動,從而使被軋帶材調整到兩工作輥的輥面中心位置上,實現被軋帶材的對中。又由于導輪可沿立軸旋轉,從而避免了被軋帶材邊沿的拉毛和軋機工作輥輥面的拉毛,提高了帶材的軋制質量。另外,由于通過油缸活塞桿的伸縮可使移動板及其上部的導輪左右移動,實現了兩導輪之間間距的自動調整。當需軋制不同寬度的帶材時,通過液壓桿的伸縮就可調節兩導輪間的間距,不僅調節起來比較容易,而且不需停機,可提高軋制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液壓對中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液壓對中裝置含有底座8,該底座為平板狀,其上設置有兩個凸臺2。該兩凸臺均為平板狀,它們呈豎立狀相對布置,它們的下邊與底座8形成為一體,它們的下部均加工有三個軸孔,該三個軸孔處于同一水平上。兩凸臺2外側均固定有油缸1,該兩油缸處在同一軸線上,它們的活塞桿5端部分別穿過相應凸臺2下部的中間那個軸孔后伸入凸臺2的內側。兩凸臺2內側均設置有移動板9,移動板9下部加工有三個軸孔,該三個軸孔分別凸臺下部兩側的三個軸孔相對應?;钊麠U5端部借助螺母6和移動板9下部的中間軸孔與移動板9相固連。
兩移動板9與兩凸臺2間均設置有兩個導桿10。兩導桿10的里端分別固定在移動板9下部兩側的兩個軸孔內,兩導桿10的外端分別呈滑動狀伸入凸臺2兩側的兩個軸孔內。
兩移動板9的上部均加工有矩形孔,該兩矩形孔相對應,它們的上、下孔壁對應位置上均加工有軸孔。每個矩形孔內均設置有一個立軸3,立軸3兩端分別固定在上、下孔壁上的軸孔內。
每個立軸3上均安裝有一個導輪4,該導輪與立軸3間安裝有軸承7,使得導輪4可繞立軸3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惠興,未經朱惠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46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