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稻、麥、油多用型精少量排種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3847.6 | 申請日: | 2008-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368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1 |
| 發明(設計)人: | 何增富;卞麗娜;胡健;黃修德;李繼偉;詹國祥;郭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 |
| 主分類號: | A01C7/20 | 分類號: | A01C7/20;A01C7/16 |
| 代理公司: | 鎮江京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哲華 |
| 地址: | 21200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稻 多用 少量 排種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涉及一種在自動播種機械上使用的一種稻、麥、油多用型精少量排種器。
背景技術
我國的谷物播種機大多采用普通塑料外槽輪式排種器。這類排種器主要有10槽、16槽直槽和16槽斜槽三種,主要適合小麥、玉米、豆類、高梁和谷子等較大顆粒種子的常量播種用,畝播量達4-12kg左右。例如江蘇省和鄰近省市大量推廣使用的“江南2BG-6A型稻麥條播機”。由于目前大面積推廣油菜機械化直播和水稻機械化旱直播技術,普通塑料外槽輪式排種器不能適應這兩種作物的排種要求。一方面,普通塑料外槽輪式排種器在最小工作位置時排量較大,不能適應油菜等小顆粒種子每畝僅為0.2kg左右的精少量排種。另一方面,普通塑料外槽輪式排種器工作時,槽輪最小工作長度要求不得小于1.2倍種子長度,否則將加劇種子的破碎,也不能適應水稻每畝2.5-3kg左右的精少量排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可適應多種作物種子排種、可調整排種量并且使用方便的稻、麥、油多用型精少量排種器。
本發明的稻、麥、油多用型精少量排種器包括有一個排種盒和縱向貫穿排種盒的排種軸,排種盒頂部為進種口,排種盒底部為排種口;排種軸上并排套裝有一個排種窩眼輪和一個排種槽輪,排種窩眼輪和排種槽輪可隨排種軸軸向移動而使排種窩眼輪和排種槽輪部分或全部進、出排種盒;在排種窩眼輪和排種槽輪的外側端分別設置有離合裝置,離合裝置的一種工作位置可以使排種軸與排種窩眼輪或排種槽輪連接而共同旋轉,離合裝置的另一種工作位置可以使排種軸與排種窩眼輪或排種槽輪脫開而空套。在排種盒內的排種軸兩側上方分別設置有種刷和清種堵板。
所述的排種窩眼輪包括一個可旋轉的外筒體,外筒體的筒壁上排布有貫通筒壁的窩眼,在外筒體內設置有一個固定的圓筒形內襯層,內襯層外壁與外筒體內壁相貼近從而可將窩眼的底部封閉。
所述內襯層為底部具有缺口的不完整的圓筒形,在內襯層的缺口處設置有一個推種輪,推種輪外壁上分布有推種齒,推種齒從內側與外筒體上的窩眼嚙合,使推種輪可在外筒體的帶動下旋轉。
所述排種槽輪上開有軸向的排種槽,在排種槽上套有一個擋圈,擋圈的內壁設置有與排種槽相配合的鍵,使擋圈可隨排種槽輪旋轉,擋圈被排種盒的盒體軸向阻擋限位,使擋圈不隨排種槽輪軸向移動。
本發明由于在一根排種軸上并排設置了排種窩眼輪和排種槽輪,可以根據種子的不同而將不同的排種輪投入使用,擴大了排種器的適用范圍;另外,可以通過排種軸的軸向移動實現排量的調整和排種輪的切換,可適用于精少量排種的需要,操作方便、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縱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B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中包括有:排種盒1、進種口11、排種口12、種刷13、清種堵板14、排種軸2、排種窩眼輪3、窩眼31、外筒體32、內襯層33、缺口34、推種輪35、推種齒36、排種槽輪4、排種槽41、擋圈5、鍵51、離合裝置6。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排種軸2和套裝在排種軸上的排種窩眼輪3和排種槽輪4縱向貫穿排種盒1并可軸向移動。使用過程中,種子從排種盒頂部的進種口11進入,通過排種窩眼輪3或排種槽輪4的旋轉將種子帶至排種口12并排出。通過排種軸2的軸向移動可以改變進入排種盒1中的排種窩眼輪或排種槽輪的工作長度,從而可對排量進行調整。
通過離合裝置6可以使選擇將排種窩眼輪3或排種槽輪4與排種軸2連接而共同旋轉并投入使用。排種窩眼輪可用于油菜等較小種子的排種,排種槽輪可用于稻、麥等中等種子的排種。
一個擋圈5套在排種槽輪4上并被排種盒1的殼體軸向阻擋限位。
當排種槽輪4軸向移動時,擋圈上的鍵51可以在排種槽輪上的排種槽41中相對移動,從而可改變排種槽的工作長度以調整排量;當排種槽輪4旋轉時,擋圈5可隨之共同旋轉。
如圖2所示,在排種盒內的排種軸兩側上方分別設置有種刷13和清種堵板14,排種軸旋轉過程中,種刷可以將高于窩眼或排種槽的種子刷去,以保證排種均勻。
如圖3所示,排種窩眼輪3包括外層的外筒體32和內層和內襯層33,排種窩眼輪工作時,外筒體32隨排種軸旋轉,而內襯層33不旋轉,窩眼31貫穿外筒體的筒壁,內襯層33將窩眼底部封閉。內襯層底部設置缺口34,在缺口處設置一個推種輪35,推種輪35上的推種齒36與暴露在缺口處的窩眼31嚙合,被外筒體帶動旋轉并將窩眼中的種子向外推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未經鎮江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38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農作物種植樓及其種植方法
- 下一篇:長絲無捻基布復合濾氈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