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軸端中心孔疊加結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022461.3 | 申請日: | 2008-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308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殷素春;顧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遠東電機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28 | 分類號: | H02K1/28;H02K15/14;F16C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00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心 疊加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軸端中心孔,特別是電機轉子軸端設有疊加結構的中心孔。
背景技術
電機轉子軸是一種高精度的軸類零件,現(xiàn)有技術以軸兩端中心孔為定位基準進行機加工及檢驗。由于機加工時電機轉子軸端的中心孔相對于定位頂尖旋轉,中心孔必然造成一定的磨損而降低機加工精度,特別是大功率電機的轉子軸因自身重量較重,中心孔易受重力和切削力影響產(chǎn)生不均勻磨損,變形的中心孔,影響后續(xù)精加工及成品檢驗質量。盡管可對中心孔進行修復性研磨,能夠適當提高中心孔的定位精度,但不能恢復應有的定位精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主要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軸端中心孔疊加結構,該結構通過增設過程墊,以保護軸端中心孔在粗加工時不被磨損。
本發(fā)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技術目標。
軸端中心孔疊加結構,它由軸端、螺栓和墊構成,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墊右端面設有與軸端中心孔相配合的錐度凸臺,左端面中心處設有與軸端相同公稱尺寸的中心孔,墊與軸端通過螺栓連接成可拆卸結構。
上述結構中的墊是過程墊,其左端面的中心孔與右端面的錐度凸臺同軸,墊除以錐度凸臺與軸端中心孔相配定位外,還設有螺紋連接結構確定配合位置。墊用耐磨性好的鋼材制作,且經(jīng)熱處理后具有很強的耐磨性能,粗加工階段以墊的中心孔作定心基準,精加工階段及檢驗階段則以軸端中心孔為基準。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軸端增設墊結構簡單、制造容易;
2、墊與軸端疊加且同軸,既能滿足粗加工定位,也利于后續(xù)精加工;
3、卸掉墊,軸端中心孔完好,以軸端中心孔作精加工及檢驗基準,精度高。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jù)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附圖所示的軸端中心孔疊加結構,它由軸端1、螺栓2和墊3構成。所述墊3右端面設有與軸端1中心孔相配合的錐度凸臺,左端面中心處設有與軸端1相同公稱尺寸的中心孔,兩者為同軸結構。所述軸端1的中心孔內設螺紋孔與墊3右端錐部凸臺頂?shù)穆輻U相配。所述墊3與軸端1還通過螺栓2連接。本實施例是200KW電機轉子軸,其軸端1直徑為φ150mm,設有φ25mm中心孔,中心孔內的螺孔為M12mm。粗加工時將墊3以右端面的錐度凸臺與軸端1的中心孔相配合,并通過頂部的螺紋連接成一體,墊3與軸端1之間還通過螺栓2連接,以穩(wěn)定墊3的位置,機床定位頂尖直接頂在墊3中心孔處。精加工時,先拆卸螺栓2再旋下墊3,由于軸端的中心孔末被磨損,仍保持原有精度,直接以軸端1的中心孔為基準進行精加工,定位精度高,加工質量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遠東電機制造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遠東電機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24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