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十二方向立交橋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1287.0 | 申請日: | 2008-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3379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家時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時 |
| 主分類號: | E01C1/04 | 分類號: | E01C1/04;E01D18/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000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十二 方向 立交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十字路口的一種立交橋,是一種十二個方向均可暢通的十二方向立交橋。
背景技術
目前,在兩條道路相交處的立交橋,種類繁多,其結構復雜,如果稍不很熟悉就會走錯方向,這主要是因為立交橋的結構復雜所至,這種結構復雜的立交橋,不僅行駛起來很容易迷失方向,并且其造價昂貴,占地面積大,對此,目前,還沒有很理想的辦法解決。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目前立交橋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十二方向立交橋,該橋的結構簡單、行駛方便,造價低廉,十二方向任意行駛,不會發生平面交叉,不易發生迷路的現象,是目前理想的立交橋造橋方案,極具推廣應用價值。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具體方案是:該立交橋包括第一層橋面、第二層橋面、右行車道、直行、左拐車道及上、下行坡道五部分;其特征是:在十字路口處對應的地面上,建有上坡的上坡引橋,上坡引橋的末端,分別與向右行駛高出地面的右拐車道和直行、左拐車道連接;直行、左拐車道前部連接的即是第二層橋面,第二層橋面從上面跨越自左向右行駛的車道后,下坡再從下穿過從右向左行駛的與另一上坡引橋連接的第二層橋面后,分別與下坡引橋連接的直行車道及左拐車道重合;上、下坡引橋下面留有空間,并設有非機動車道和行人地面車道,這些即組成了完整的十二方向立交橋。
它的使用方法是這樣,下面僅以南北方向的機動車行駛路線為示意,(十字路口四個方向的行車方法均相同)當機動車由南向北到達十字路口時,先上上坡引橋1,上引橋后,若直行和左拐就從由西向東行駛的車道上面跨越,跨越后,從由東向西行駛的車道下面穿過,下穿后,即可直行和左拐,若右行,可從上坡引橋1直接右拐;行人和非機動車,行走在地面車道上。
其有益效果是:該橋的結構簡單、行駛方便,造價低廉,可十二方向任意行駛,不會發生平面交叉,不易發生迷路的現象,是目前理想的立交橋造橋方案,極具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為本發明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中,1·上坡引橋,2·右拐車道,3·直行和左拐車道,4·第二層橋面,5·第一層橋面,6·自左向右車道,7·第二層橋面,8·下坡引橋。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中,該立交橋包括第一層橋面5、第二層橋面7、右行車道2、直行、左拐車道3及上、下行坡道1、8五部分;其特征是:在十字路口處對應的地面上,建有上坡的上坡引橋1,上坡引橋1的末端,分別與向右行駛高出地面的右拐車道2和直行、左拐車道3連接;直行、左拐車道3前部連接即是第二層橋面4,第二層橋面4從上面跨越自左向右行駛的車道6,下坡從下穿過從右向左行駛的與另一上坡引橋連接的第二層橋面7,從下穿過后,分別與下坡引橋8連接的直行車道及左拐車道重合;上、下坡引橋1、8下面留有空間,并設有非機動車道和行人地面車道,這些即組成了完整的十二方向立交橋。
在圖中,只標出該橋的四分之一部分,其余皆為對稱標注,故省略。
在圖中,它的使用方法是這樣,下面僅以南北方向的機動車行駛路線為示意,(十字路口四個方向行車方法均相同)當機動車b順著箭頭方向由南向北到達十字路口時,先上上坡引橋1,上引橋后,若直行和左拐就從由西向東行駛的車道6上面跨越,跨越后,從由東向西行駛的車道(第二層橋面)下面穿過,下穿后,即可直行和左拐,分別到達b′c′處;若右行,可從上坡引橋1直接右拐;行人和非機動車,行走在地面車道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時,未經張家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12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