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斜鍥翻邊復合刀塊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21152.4 | 申請日: | 2008-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5274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28 |
| 發明(設計)人: | 付再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1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斜鍥翻邊 復合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機械領域中的模具部件,尤其是一種斜楔翻邊復合刀塊機構。
背景技術
汽車車身覆蓋件的質量往往直接決定了一個車型外觀質量的高低,獲得一個高質量的車身覆蓋件是每一個汽車廠商的目標。然而,在很多時候,因模具結構設計不合理等原因,無法提供足夠大的壓料力,導致翻邊整形及側成型工序發生變形、起皺等質量缺陷,這種質量缺陷就直接影響到整車的外觀質量,且經涂裝后,缺陷更為明顯,即使模具經過后期的大量調試和整改,往往也無法達到滿意的零件表面質量。
目前所公開使用的斜楔翻邊結構包括翻邊鑲塊A和壓料芯B,如圖1所示,圖中C為凸模,此結構由于零件本身需壓料部位與模具的運動方向基本上平行,導致模具在運動過程中壓料芯無法對鈑金壓力提供足夠大的壓料力,最終導致翻邊鑲塊在翻邊的過程中對鈑金產生變形,直接影響外覆蓋件的AUDIT等級,對車身的外觀質量造成極大影響。同時,此種機構在翻邊以后,料邊與實際的產品線有很大區別,勢必導致制件合格率低下,且在修邊工序時試修邊線的過程尤其復雜,且會出現材質不一樣時,制件料邊也會發生變化,出現很難控制的調試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充分壓緊待加工部件上靠近翻邊部位置處、有效避免鈑金制件在翻邊工序中變形的斜楔翻邊復合刀塊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斜楔翻邊復合刀塊機構,一種斜楔翻邊復合刀塊機構,上模座向下設置一驅動塊,下模座向上設置斜楔機構,斜楔機構與驅動塊彼此相對的斜面吻合,斜楔機構上位于凸模的一側上設置翻邊鑲塊,上模座向下位于凸模的一側設置第二壓塊,斜楔機構上設置彈簧,該彈簧提供作用至第二壓塊,第二壓塊、翻邊鑲塊順延構成的壓延輪廓面與待加工部件的翻邊部形狀吻合。
本發明通過斜楔機構驅動彈簧壓緊第二壓塊,再由第二壓塊壓緊待加工部件,以確保在模具的運動過程中,對待加工部件提供足夠大的壓料力,避免了在后續翻邊工序中出現制件變形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3、4分別是本發明的運動狀態示意圖;
圖5、6分別是待加工部件在翻邊前和翻邊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斜楔翻邊復合刀塊機構,上模座15向下設置一驅動塊13,下模座23向上位于驅動塊13的一側設置斜楔機構30,斜楔機構30與驅動塊13彼此相對的斜面吻合,斜楔機構30上位于凸模的一側上設置翻邊鑲塊32,上模座15向下位于凸模的一側設置第二壓塊12,斜楔機構30與第二壓塊12之間設置彈簧,彈簧采用氮氣彈簧31,該氮氣彈簧31和位于其下方的翻邊鑲塊32的運動方向一致,第二壓塊12、翻邊鑲塊32順延構成的壓延輪廓面與待加工部件的翻邊部形狀吻合,待加工部件為鈑金制件40,鈑金制件40位于凸模上,上模10包括第一壓塊11、第二壓塊12、驅動塊13和上模座15,如圖2所示。本發明所述的彈簧可以理解為提供壓力的動力機構,如工作氣體采用氮氣的氣缸,活塞伸出時提供壓力至第二壓塊12。
結合圖2,所述的第二壓塊12的旁側設置與其運動方向一致的第一壓塊11,第一壓塊11的上端固定在上模座15上,第一、二壓塊11、12順延構成的壓延輪廓面與凸模上端面的形狀相吻合,第一、二壓塊11、12之間垂直于二者的運動方向設置復位彈簧,在本發明中復位彈簧采用聚氨酯彈簧14。所述的斜楔機構30上位于凸模的一側上設置第三壓塊33,第三壓塊33與斜楔機構30之間設置氮氣彈簧31和限位導向螺釘34,第三壓塊33位于翻邊鑲塊32下端的限位面上平移。所述的凸模包括第一凸模21以及位于其下端的限位面上平移的第二凸模22,這種結構便于將翻邊后的鈑金制件40取出。下模20包括第一凸模21、第二凸模22和下模座23。
以下結合圖2、3、4、5、6對本發明的運動過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2是模具打開時的狀態示意圖。上模座15、下模座23和斜楔機構30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11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自動回轉式滾筒研磨機
- 下一篇:一種即食馬鈴薯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