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帶有升降機構的半喂入稻麥聯(lián)合收割機用的滾筒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810020924.2 | 申請日: | 2008-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36581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亞林;陳國華;華茂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州現(xiàn)代鋒陵農業(yè)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41/12 | 分類號: | A01D41/12;A01D69/03;A01F12/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300江蘇省泰州市海***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升降 機構 半喂入稻麥 聯(lián)合收割機 滾筒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有升降機構的半喂入稻麥聯(lián)合收割機用的滾筒
背景技術
半喂入稻麥聯(lián)合收割機在收割過程中,隨著作物條件的變化,機器自身性能狀況的變化,在長時間使用后就會造成稻麥聯(lián)合收割機脫粒滾筒的堵塞,使收割機不能正常使用,目前傳統(tǒng)的半喂入稻麥聯(lián)合收割機上,由于脫粒滾筒與底座之間的距離較短,因此在清掃堵塞物料時必須拆開滾筒及其附屬件才能去清除脫粒滾筒與凹板篩之間的堵塞物料,這樣不但操作不方便,而且浪費了大量的人工和時間,另外在維修保養(yǎng)機器時同樣也需要拆開才能進行維修和保養(yǎng),這樣給正常的操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帶有升降機構的半喂入稻麥聯(lián)合收割機用的滾筒,它可以實現(xiàn)滾筒體的上下升降,從而便于清掃和保養(yǎng)滾筒體。
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帶有升降機構的半喂入稻麥聯(lián)合收割機用的滾筒,它包括滾筒固定架,滾筒固定架的頂部設有方管,方管的一部分與滾筒固定架固定連接,在滾筒固定架內固定有脫粒滾筒體,在脫粒滾筒體的頂部安裝有滾筒蓋,在滾筒固定架側面固定設有夾持器,所述方管另一部分的底部設有脫粒機架,脫粒機架與方管相對,在脫粒機架與方管之間設有升降機構,升降機構包括動力推動裝置,動力推動裝置上設有推桿,推桿位于方管與動力推動裝置之間,推桿與方管的另一部分連接,動力推動裝置產生驅動力驅動推桿上下移動,推桿推動方管、滾筒固定架和脫粒滾筒體沿脫粒機架的上下方向作升降運動。
所述的方管與脫粒機架之間還設有導向裝置,導向裝置包括導軌和導向管,導向管固定在脫粒機架上,導軌的一端與方管固定連接,另一端插入導向管內,導軌可隨著方管的上下運動在導向管內上下移動。所述的動力推動裝置設置為液壓推動裝置,液壓推動裝置包括兩液壓油缸和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包括齒輪泵,齒輪泵通過連接管分別與兩液壓油缸相連通,在齒輪泵與兩液壓油缸之間依次串接有進/出油控制閥和油速調節(jié)閥,在每個液壓油缸內插有活塞桿,每根活塞桿為推桿,每根活塞桿的頂部與方管為活動連接,每根活塞桿的底部與液壓油缸內的活塞連接。
所述的動力推動裝置為氣壓推動裝置、電動推動裝置和人工推動裝置。所述的脫粒機架與滾筒固定架相鄰的結合面上分別設有導向限位輪I和導向限位輪II,導向限位輪I內穿有轉軸I,導向限位輪I可繞轉軸I轉動,轉軸I的一端與脫粒機架連接,導向限位輪II內穿有轉軸II,導向限位輪II可繞轉軸II轉動,轉軸II的一端設有軸帽,轉軸I的另一端與轉軸II的另一端之間連接有連接板。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它可以通過控制動力推動裝置將脫粒滾筒體沿著軌道與脫粒機架之間的相對距離發(fā)生變化,這樣就實現(xiàn)脫粒滾筒體沿著脫粒機架上下方向進行升降,當半喂入稻麥聯(lián)合收割機脫粒滾筒體發(fā)生堵塞或在維修保養(yǎng)脫粒滾筒體時,可將脫粒滾筒體向上提升,當清掃完畢后就可以放下滾筒體,這樣不但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清掃和維修,而且它可以通過控制部件實現(xiàn)自動升降,這樣可以方便操縱,大大節(jié)約了時間和人工。本發(fā)明的脫粒機架與滾筒固定架相鄰的兩結合面上分別設有導向限位輪I和導向限位輪II,這樣可以限制滾筒固定架與脫粒機架之間發(fā)生相對旋轉運動。本發(fā)明方管與脫粒機架之間還設有導向裝置,這樣可以防止方管、滾筒固定架和脫粒滾筒體作上下運動時發(fā)生旋轉。本發(fā)明可以采用多種動力推動裝置,這樣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下降后處于關閉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上升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液壓油箱的控制部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州現(xiàn)代鋒陵農業(yè)裝備有限公司,未經泰州現(xiàn)代鋒陵農業(yè)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092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