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乙烯酮精餾殘渣的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20813.1 | 申請日: | 2008-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3786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1-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正榮;陳敏;陳正;崔惠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天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49/08 | 分類號: | C07C49/08;C07C45/78;A62D3/38;A62D3/35;A62D101/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薛伯奇 |
| 地址: | 226600江蘇省海***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乙烯 精餾 殘渣 處理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雙乙烯酮精餾殘渣的處理工藝,屬于化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對雙乙烯酮精餾殘渣處理的方法為直接焚燒,危險系數大、污染大,而且浪費了回收物中的雙乙烯酮和醋酐。專利號200610085796.0,將殘渣進行水解,有效地回收了殘渣中的有效成分,水解過程雖然使用了冷卻裝置,但仍無法有效回收丙酮,易揮發的丙酮隨生成的CO2一起排出,而且水解后的殘渣作固廢處理,浪費資源,污染環境。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乙烯酮精餾殘渣處理工藝,將排出的尾氣全部冷凝為液態回收液,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冷凝回收液與水解殘渣按比例混和作燃料使用,節能減排。
本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雙乙烯酮精餾殘渣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水解:向反應釜中加入稀乙酸,水解溫度在95-100℃之間,滴加殘渣稀釋液,滴加完畢后,保溫1小時,將反應排出的尾氣全部冷卻成冷凝液,得純度為95%的丙酮。其中,雙乙烯酮水解生成丙酮,稀乙酸中約60%左右的水與殘渣中的醋酐反應而生成乙酸,反應液中乙酸、丙酮的含量提高。回收到的乙酸可重復使用。反應式如下:
CH2COCH2CO+H2O→CH3COCH3+CO2
(CH3CO)2+H2O→CH3COOH
(2)、分離:分離水解液中的丙酮,維持塔頂溫度55-57℃,待無明顯出料為止,獲得95%以上的丙酮。
(3)、混合:將步驟(1)、(2)中獲得的丙酮混合后,與步驟(1)中獲得的水解殘渣按1∶2的比例混合。
(4)、燃燒:將步驟(3)得到的混合殘渣送加熱爐燃燒,生成CO2和水后無污染排放。
本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將水解過程排出的氣體全部冷凝接收,有效回收尾氣中的丙酮,避免了對空氣的污染,將冷凝獲得的丙酮與水解液中回收的丙酮混合后,與水解殘渣混合,燃燒后生成CO2和水,降低了氣、固廢物的排放,符合環保要求,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的具體實施方式:
(1)、水解:在2000L反應釜中加入40%乙酸600kg,水解溫度為95℃,滴加1200kg雙乙烯酮精餾殘渣,攪拌,使混合均勻,滴加完畢后,用夾套加熱保溫1小時,得到含丙酮含量約為20%的65%乙酸溶液1200kg。反應釜上安裝旋風式列管冷凝器,并用-15℃鹽水降溫,反應釜排出的尾氣冷凝成冷凝液,得到純度為95%的丙酮。
(2)、分離:將上述水解液置于連續蒸餾塔內,維持塔頂溫度55-57℃,分離丙酮,待無明顯出料為止,獲得95%以上的丙酮約100kg。
(3)、混合、將步驟(1)中冷凝獲得的丙酮及步驟(2)中從水解液中回收得到的丙酮混合后按1∶2的比例與步驟(1)中獲得的水解殘渣混合。
(4)、燃燒,將步驟(3)得到的混合殘渣送加熱爐燃燒,生成CO2和水后無污染排放。
以上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了本發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凡采用等同替換或者等效變換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天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天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08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