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得低于主制冷劑冰點以下冷源的制冷方法及其制冷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20687.X | 申請日: | 2008-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104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夏文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5B1/00 | 分類號: | F25B1/00;F25B19/02;F25B15/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16***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于 制冷劑 冰點 以下 制冷 方法 及其 制冷系統 | ||
1.一種制得低于制冷劑冰點以下冷源的制冷方法,利用制冷劑在低溫低壓下由液態汽化成汽態所需要的相變能量作為制冷量進行制冷,其特征在于:蒸發器中制冷工質由主制冷劑和輔助制冷劑組成,主制冷劑為相變制冷劑,輔助制冷劑為與主制冷劑相溶但不參加相變的固態制冷劑,其中所述固態制冷劑能夠降低所述相變制冷劑的冰點;同時利用安裝于冷凝器與蒸發器之間的節流防冰控制閥,采用負反饋自動控制節流保證節流后水溫壓在主制冷劑冰點溫度以上,以防主制冷劑結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得低于制冷劑冰點以下冷源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冷方法為蒸汽壓縮式制冷方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得低于制冷劑冰點以下冷源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冷方法為吸收式制冷方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得低于制冷劑冰點以下冷源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冷方法為蒸汽噴射式制冷方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得低于制冷劑冰點以下冷源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冷方法為吸附式制冷方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制得低于制冷劑冰點以下冷源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制冷劑為水,所述的輔助制冷劑為氯化鈉或氯化鈣。
7.一種制得低于制冷劑冰點以下冷源的制冷系統,包括蒸發器(1)、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發器(1)中制冷工質由主制冷劑和輔助制冷劑組成,主制冷劑為相變制冷劑,輔助制冷劑為與主制冷劑相溶但不參加相變的固態制冷劑,其中輔助制冷劑能夠降低主制冷劑的冰點;
所述冷凝器(3)與蒸發器(1)之間管路上設置有節流防冰控制閥(4);節流防冰控制閥(4)通過安裝于蒸發器(1)入口處的溫壓傳感器測溫,確保進入蒸發器(1)的主制冷劑溫度不低于冰點,當蒸發器(1)入口處溫度接近或低于預設溫度后,節流防冰控制閥(4)的節流孔口增大,溫度回升,而其他時候則按正常調節規律運行。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制得低于制冷劑冰點以下冷源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制冷劑為水,所述的輔助制冷劑為氯化鈉或氯化鈣。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制得低于制冷劑冰點以下冷源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統為雙工質蒸汽噴射式制冷系統,系統組成如下:蒸汽發生器(5)的蒸汽出口與蒸汽噴射器(6)的主噴嘴相連,蒸汽噴射器(6)的抽氣管與蒸發器(1)的上部相連,通過主噴嘴進入蒸汽噴射器(6)的蒸汽發生器(5)產生的熱蒸汽與經過抽氣管吸引來的蒸發器(1)內的冷蒸汽在蒸汽噴射器(6)的擴壓器內混合,擴壓器出口與冷凝器(3)入口相連,冷凝器(3)出口分成兩路,一路經凝結水泵(7)與蒸汽發生器(5)的進水口相連,另一路與蒸發器(1)底部相連。
10.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制得低于制冷劑冰點以下冷源的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統為三工質吸收式制冷系統,系統組成如下:冷凝器(3)和發生器(12)置于高壓區內并相連;蒸發器(1)和吸收器(16)置于低壓區內并相連;冷凝器(3)的接水盤溢水口與蒸發器(1)相連;吸收器的出口與發生器泵(20)入口相連,發生器泵(20)的出口經溶液熱交換器(17)的一組接口與發生器(12)入口相連,發生器(12)出口經過溶液熱交換器(17)的另一組接口與吸收器(16)的入口連接;蒸發器泵(18)、吸收器泵(19)各自連接其本體與噴淋管簇;發生器(12)內儲有溴化鋰濃溶液,吸收器(16)內儲有溴化鋰稀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2068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備聚芳并唑紗的方法
- 下一篇:從染色聚酯纖維中回收有用成分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