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根鋁絲表面等離子體在線處理方法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9970.0 | 申請日: | 2008-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447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明(設計)人: | 任兆杏;吳存宏;張紅娟;胡曉峰;程軍;鄧世鵬;瞿林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榮事達電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D3/00 | 分類號: | B05D3/00;B05D7/20;C22F1/04;H05H1/2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61***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根鋁絲 表面 等離子體 在線 處理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鋁漆包線生產方法及裝置,具體是一種在鋁漆包線生產線上對鋁線表面進行等離子體在線處理的方法與裝置。
背景技術
等離子表面處理的應用,起源于20世紀初;目前其應用越來越廣,已在眾多高科技領域中,居于關鍵技術地位。等離子體表面處理技術對產業經濟和人類文明影響最大,首推電子資訊工業,尤其是半導體業與光電工業。等離子表面處理已應用于各種電子元件的制造,可以確信,沒有等離子清洗技術,就沒有今日這么發達的電子、資訊和通訊產業。此外,等離子清洗技術也應用在光學工業、機械與航天工業、高分子工業、污染防治工業和量測工業上,而且是產品提升的關鍵技術,比如說光學元件的鍍膜、延長模具或加工工具壽命的抗磨耗層,復合材料的中間層、織布或隱性鏡片的表面處理、微感測器的制造,超微機械的加工技術、人工關節、骨骼或心臟瓣膜的抗摩層等皆需等離子技術的進步,才能開發完成。
漆包線產品根據導體材料可以分為漆包銅線和漆包鋁線,行業中以漆包銅線為主導。但是由于近年來銅價飚升,使漆包銅線價格大幅上漲,同時根據電器產品的設計要求,在一些使用場合希望產品輕量化(如,一些微型電機、揚聲器音圈、人工心臟起搏器、微波爐變壓器等),所以正在選用價格便宜、材質輕、而電物理性能與銅接近的鋁漆包線日益受到市場的歡迎。市場調研表明,漆包鋁線用量可觀,僅微波爐變壓器一項,按我國每年生產1000萬臺計算,需要漆包線310萬噸。
漆包鋁線與漆包銅線相比有重量輕、價格低的優點,但存在著加工困難等缺點,例如:鋁線與絕緣漆的附著性比銅線差,影響漆包鋁線的質量,使得國內尚無廠家能生產出優質的漆包鋁線產品。傳統的鋁件表面處理工藝已經不能滿足工業生產和產品質量的要求。因此,目前國內市場用的漆包鋁線均以韓國生產的鋁漆包線為主,其中,韓國LG公司的市場占有份額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根鋁絲表面等離子體在線處理方法及裝置,通過對鋁線進行等離子體表面處理,不但能使鋁表面更清潔,而且還能改變鋁表面的形貌,所以能大幅度提高鋁表面漆涂層附著力,其工藝對環境是友好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多根鋁絲表面等離子體在線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鋁線涂漆的生產線上,在鋁線涂漆之前,對鋁線表面進行等離子體處理。
所述的在對鋁線表面進行等離子體之前,已經對鋁線進行初步的清洗和熱處理,以使得鋁線清潔并變軟。
對鋁線表面進行離子體處理是讓多根鋁線穿過一個導線管,導線管兩端有供鋁線穿過的開孔,離子體發生裝置的噴出的等離子體從導線管側壁或端部以垂直或傾斜角度噴向鋁線表面。
對鋁線表面進行等離子體處理時,等離子體是由壓縮空氣流流經冷弧等離子體發生器產生的等離子體射流,發生器出口的溫度為250-350℃。
多根鋁絲表面等離子體在線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是在鋁線涂漆生產線上,在鋁線涂漆之前的工序段,在鋁線外設置等離子體發生器,等離子體發生器的噴口對準鋁線。
所述的多根鋁絲表面等離子體在線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鋁線涂漆之前的工序段,設置導線管,導線管兩端有開孔,供鋁線從導線管中穿過,等離子體發生器的噴口安裝在導線管的側壁上或端部。
所述的多根鋁絲表面等離子體在線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離子體發生器為一個或多個,其等離子體噴射方向與鋁線運行方向夾角為銳角。
本發明的優點:
1、在鋁漆包線生產中,采用等離子體射流處理鋁線表面新工藝,可使生產出來的鋁漆包線的漆與鋁線附著性能達到質量要求,消除微孔,提高絕緣性能;
2、等離子體射流具有相當高的溫度,可以部分或代替常規生產中的烘干工藝,在提高質量的同時,節約了電能。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榮事達電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合肥榮事達電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997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