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淺水湖泊湖濱帶生態修復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9140.8 | 申請日: | 2008-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86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孔優佳;張明豐;王曉峰;花少鵬;卞小焱;陳亞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滆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11/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161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淺水 湖泊 湖濱 生態 修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湖濱帶生態修復的方法,特別是一種淺水湖泊湖濱帶生態修復 方法。
背景技術
富營養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N)、磷(P)等無機營養物大量進入湖泊、河口、 海灣等相對封閉或水流緩慢的水體,在適宜的外界環境(水域的物理化學環境) 因素綜合作用下,引起藻類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導致水華(赤潮)暴發 的現象。在某些情況下還可能導致水體溶氧量下降,水質惡化,甚至出現魚類 及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我國是一個多湖泊的國家,大于1km2的天然湖泊有2300余個,湖泊總面 積達70988km2,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0.8%,湖泊總貯水量為7077多億m3。 然而,我國的湖泊環境非常脆弱,湖泊中的營養物來源廣、背景濃度異常高, 湖泊富營養化進程迅速,而且許多湖泊已處于富營養狀態,如武漢東湖、云南 滇池、南京玄武湖、江蘇太湖等。已處于富營養化狀態或有嚴重富營養化趨勢 的湖泊占總數的56%。湖泊富營養化不僅使水體喪失其應有的功能,也使湖泊 水生生態環境向不利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方向演變,嚴重影響著社會經濟的可 持續發展。因此控制湖泊富營養化進程以及進行有效治理和修復是一項利在當 代,功于千秋的偉業。
富營養化的產生有其社會、歷史的原因,并由相關的多元因素所引發。從 長期的環保實踐來看,防治水體富營養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社會、 經濟、人文、地理、氣象、環境、生物、物理、化學等多學科.是水污染治理 中最為棘手而又代價昂貴的難題。一方面,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N、P營養物質 的來源非常復雜,既有天然源,又有人為源;既有外源,又有內源;既有點源, 又有非點源,給污染源控制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另一方面,處理工藝陳舊,發 展較慢,營養物質去除難度高,至今還沒有任何單一的生物、生態、化學和物 理措施能夠徹底去除廢水中的N、P營養物質。目前,對于湖泊富營養化的防治, 主要以控制營養鹽為主,大多采取“高強度治污→自然生態恢復”的技術路線, 即控制N、P污染負荷與生態恢復措施相結合。但真正取得實效的還不多。
我國對湖泊富營養化問題的關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60年代,雖 然當時我國湖泊的富營養化問題還不普遍,也不嚴重,但我國著名的湖沼學家 饒欽止先生已經將國際湖沼學界對湖泊進行營養化劃分的概念引入了我國,對 我國湖泊富營養化問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我國真正開始對湖泊的富營養化問題進行大規模調查和研究則是從80年代 后期開始的。這些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對湖泊富營養化程度進行評價,采用的指 標主要是湖泊的水質(如TN、TP、SD和葉綠素a等)和水生生物學指標(如浮 游植物的優勢種類、生物多樣性指數等)。以后國內也普遍采用Carlson營養狀 態指數(或者Aizaki的修正營養狀態指數法)對湖泊富營養化程度進行評價。 目前,對湖泊富營養化評價的方法更趨多樣化,采用的指標更多,主要的評價 方法有:模糊評價法、主成分評價法和利用各種數學模型進行評價等。
在對湖泊富營養化形成機理的認識方面,基本都將N、P的輸入(包括面源 和點源污染)作為富營養化形成的主因。而對水體生態系統的變化特別是食物 網結構的變化在湖泊富營養化形成中的促進作用的認識還沒有得到普遍的接 受。在湖泊富營養化與有毒藻類水華(harmful?algal?bloom,HAB)暴發的關 系方面,大多將湖泊富營養化與藻類水華暴發之間作為因果和必然的聯系,將 水華暴發作為水體富營養化的表征。
但在浙江千島湖的研究表明,水華固然大多在富營養化水體發生,但水華 暴發和湖泊富營養化之間有一定的區別。控制方法也有一定區別。水華不但在 富營養化水體發生,也可在水體尚未達到富營養化的水體發生,通過生物操縱 能夠有效控制水華,但富營養化的控制要復雜得多。
早期的治理主要局限于對各種污染源的控制,如污染企業從湖濱撤出,對 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進行處理后排放等。這些方法被證明是不足以使富營養化 湖泊得到有效治理的,因此目前對湖泊富營養化的治理方法還包括對藻類水華 的直接控制和對內源污染的控制,以及對湖泊進行的各種生態修復。主要的措 施包括:
1.物理學方法
這類方法主要采用物理或機械方法來降低水體中的營養物濃度,從而達到 降低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的目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滆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未經江蘇省滆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914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層結構復合鋼板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高溫蒸汽產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