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備長炭纖維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9033.5 | 申請日: | 2008-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1572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嘉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嘉良 |
| 主分類號: | D01F6/92 | 分類號: | D01F6/92;D01F1/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林倩 |
| 地址: | 213000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備長炭 纖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竹炭纖維,尤其涉及一種備長炭纖維。
背景技術
20世紀90年代以來興起“竹炭熱”,它是竹材及加工剩余物經高溫熱解的產物,竹炭的生產和研究主要在日本和韓國。我國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竹類資源十分豐富。1995年起,我國開始燒制竹炭,目前已具有相當的規模。竹子作為一種生長周期短,成長快,更新易,再生能力強的森林資源,易于可持續經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竹炭作為竹子的重要產物,主要應用于燃料,環境保護,食品保鮮,農業生產等方面。目前國內外很多學者對竹炭的加工利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希望能夠開發出新的應用領域。
中國專利CN1807714A公開了一種竹炭纖維及其制備方法。該竹炭纖維的碘吸附量為88.5mg/g。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較高吸附性能的備長炭纖維。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備長炭纖維,主要由聚酯與備長炭微粉組成,其中備長炭微粉的含量以重量計為1%~2%。
所述備長炭微粉的粒徑為200~800目。所述備長炭纖維的碘吸附量為100~140mg/g。所述備長炭纖維的體積比電阻為3.0×107~7.0×107。所述備長炭纖維的單纖伸長率為15%~20%。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1)本發明選擇備長炭微粉作為竹炭微粉,制得的備長炭纖維比選用其它竹炭制得的竹炭纖維的吸附能力要高。(2)而備長炭纖維的體積比電阻較小,導電性能較好,加工過程中不易聚集靜電,靜電現象不明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備長炭微粉的粒徑為200目,重量為1kg。
其它原料:聚酯98kg、硅烷偶聯劑0.02kg、硬脂酸鋅0.3kg、液蠟0.4kg。
制備過程:在120℃下干燥備長炭微粉,使得含水量低于200ppm;高速攪拌下向備長炭微粉中加入硅烷偶聯劑,再攪拌活化15分鐘;向活化后的備長炭微粉中添加10%的聚酯,繼續攪拌10分鐘;加入硬脂酸鋅以及液蠟,攪拌至充分包裹后由造粒機制得備長炭微粉濃縮母粒;將備長炭微粉濃縮母粒與剩余的90%的聚酯混合后經熔融紡絲即得備長炭纖維。本實施例制得的備長炭纖維的性能見表1。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備長炭微粉的粒徑為400目,重量為1.5kg。
其它原料:聚酯97.5kg、鈦酸酯偶聯劑0.04kg、硬脂酸鈉0.2kg、聚乙烯蠟0.6kg。
制備過程:在140℃下干燥備長炭微粉,使得含水量低于250ppm;高速攪拌下向備長炭微粉中加入鈦酸酯偶聯劑,再攪拌活化18分鐘;向活化后的備長炭微粉中添加12%的聚酯,繼續攪拌8分鐘;加入硬脂酸鈉以及聚乙烯蠟,攪拌至充分包裹后由造粒機制得備長炭微粉濃縮母粒;將備長炭微粉濃縮母粒與88%聚酯混合后經熔融紡絲即得竹炭纖維。本實施例制得的備長炭纖維的性能見表1。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備長炭微粉的粒徑為800目,重量為1.8kg。
其它原料:聚酯97kg、鋁酸酯偶聯劑0.04kg、硬脂酸鋅0.4kg、聚丙烯蠟0.7kg。
制備過程:在100℃下干燥備長炭微粉,使得含水量低于260ppm;高速攪拌下向備長炭微粉中加入鋁酸酯偶聯劑,再攪拌活化16分鐘;向活化后的備長炭微粉中添加9%聚酯,繼續攪拌10分鐘;加入硬脂酸鋅以及聚丙烯蠟,攪拌至充分包裹后由造粒機制得備長炭微粉濃縮母粒;將備長炭微粉濃縮母粒與剩余的91%的聚酯混合后經熔融紡絲即得竹炭纖維。本實施例制得的備長炭纖維的性能見表1。
表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嘉良,未經孫嘉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903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