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軋輥及其生產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8732.8 | 申請日: | 2008-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044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儀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艾柯軋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24 | 分類號: | C22C38/24;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012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軋輥 及其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軋鋼機械領域,特別是一種軋輥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軋輥是軋鋼生產的關鍵工具,工作時需要承受相當強烈的力與熱的作用,因此制造時需選用合適的材料及工藝,才能保證軋輥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現在一般使用制造軋輥的材料都為高速鋼或者復合鋼等常規材料,這些常規材料所生產的軋輥較大,生產成本高,工藝繁瑣,生產難度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使用常規材料生產的軋輥較大,生產成本高,工藝繁瑣,生產難度大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軋輥及其生產工藝,改善了原有的生產過程,使得軋輥較小,成本降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軋輥,主要用于二十輥精軋機上,軋輥材料采用W6Mo5Cr4V2高速鋼。
生產以上所述軋輥的工藝過程,具有如下步驟:a、材料準備,留吊裝孔加工的長度余量;b、加工毛坯兩端面;c、加工兩端中心孔;d、頂兩端,粗車加工;e、在成品長度外鉆吊裝孔;f、進行調質處理使輥身硬度達到40-50HSD;g、修正兩端中心孔;h、頂兩端,半精車加工;i、對輥身進行粗磨;j、調質處理使輥身表面淬火硬度達到88-93?HSD;k、加工兩端長度至要求尺寸;l、進行精車加工;m、粗磨輥身和輥頸;n、進行除應力處理;o、修兩端中心孔;p、頂兩端,精磨輥身和輥頸;q、頂兩端,超精磨輥身和輥頸至成品。
為了保證在生產過程中對鋼管材料的可操作性,在所述步驟a中,選用的W6Mo5Cr4V2圓鋼應使圓鋼全長彎曲率小于0.006,對彎曲率超過0.006的圓鋼管,應校直。
為了保證軋輥在制造過程中的質量,在所述步驟i~j之間,對輥身進行超聲波探傷。
為了更好的完成軋輥的后續工作,在所述步驟j~k之間,切割輥身兩端,使兩端各留1-5mm平頭余量。
為了使軋輥成品達到高質量的要求,在所述步驟p~q之間,對各處圓角進行處理至成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W6Mo5Cr4V2鋼管材料制造軋輥,在韌性,耐磨性,熱塑性等方面都優于常用材料制造的軋輥,同時用W6Mo5Cr4V2鋼管材料制造的軋輥較小,節省了成本,操作方便,制造快速,減少了工藝步驟,提高了成品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二十輥精軋機的設備質量,為軋制優質帶材作準備。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在生產過程中粗車加工工藝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在生產過程中半精車加工工藝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在生產過程中精車加工工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以生產Φ25mm×430mm×490mm的軋輥為例,具體說明生產軋輥的工藝過程。
軋輥材料采用W6Mo5Cr4V2高速鋼,具體生產工藝步驟如下:a、選用W6Mo5Cr4V2圓鋼Φ40mm×540mm,使圓鋼全長彎曲率小于0.006,對彎曲率超過0.006的圓鋼管,應校直,留吊裝孔加工的長度余量;b、加工毛坯兩端面;c、加工兩端中心孔;d、頂兩端,粗車加工(見圖1);e、在成品長度外鉆吊裝孔Φ20mm;f、進行調質處理使輥身硬度達到40-50HSD;g、修正兩端中心孔;h、頂兩端,半精車加工(見圖2);i、對輥身進行粗磨至Φ27.5mm~Φ27.6mm,之后對軋輥進行超聲波探傷;j、調質處理使輥身表面淬火硬度達到88-93HSD,之后切割輥身兩端,使兩端各留1-5mm平頭余量;k、加工兩端長度至490mm;l、進行精車加工(見圖3);m、粗磨輥身至Φ25.3mm~Φ25.35mm,粗磨輥頸至Φ19.3mm~Φ19.35mm;n、進行除應力處理;o、修兩端中心孔;p、頂兩端,精磨輥身至Φ25.1mm~Φ25.12mm,精磨輥頸至Φ19mm~Φ19.1mm,完成后對各處圓角進行處理;q、頂兩端,超精磨輥身和輥頸至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艾柯軋輥有限公司,未經常州艾柯軋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87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