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紫外線聚酯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18631.0 | 申請日: | 2008-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2547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娟;盛思義;李旭;本田圭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7/02 | 分類號: | C08L67/02;C08K9/04;C08K3/22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葛 雷 |
| 地址: | 226009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紫外線 聚酯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抗紫外線聚酯,是由形成聚酯的單體對苯二甲酸和乙二 醇及抗紫外線粒子、分散劑、助劑經反應得到的共聚物,其特征是: 上述制備原料乙二醇為其中碳元素是來源于生物材料的乙二醇;聚酯 單體、抗紫外線粒子、分散劑和助劑四種組份的原料用量按重量百分 比計,聚酯單體對苯二甲酸、乙二醇之和為63%~99.3%,抗紫外線 粒子為0.5%~30%,分散劑為0.1%~5%,助劑為0.1%~2%,上述 四種原料用量之和為100%;分散劑為1,1,1-三羥甲基乙烷、聚乙 二醇、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助劑為抗 氧劑和偶聯劑,偶聯劑是硅烷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或鋁鈦復合型偶 聯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線聚酯,其特征是:生物材料 為玉米、甘蔗、小麥或其他農作物的秸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紫外線聚酯,其特征是:原料 乙二醇中乙二醇的含量為97%,加熱后用活性炭進行過濾處理,在 250nm波長的光透過率是65%、300nm波長的光透過率是9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紫外線聚酯,其特征是:抗紫 外線粒子是納米氧化鐵、納米氧化鈦、納米氧化鋅、納米氧化鈰中的 一種或幾種氧化物,其粒徑范圍為40nm~300nm。
5.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線聚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 包括下列步驟:將抗紫外線粒子經分散劑表面分散預處理后均勻分散 于聚酯聚合的單體二元醇中得到漿料,分散預處理時,還加入助劑; 然后與聚酯的另一單體芳香族二元羧酸進行酯化、縮聚反應,制得具 有抗紫外線功能的聚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863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