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腔互聯V型結構單向重疊輸出準連續綠光激光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7596.0 | 申請日: | 2008-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7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任兆玉;白晉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S3/082 | 分類號: | H01S3/082;H01S3/08;H01S3/0941;H01S3/16;H01S3/042;H01S3/117;H01S3/127;H01S3/109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達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劉華 |
| 地址: | 710069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腔互聯 結構 單向 重疊 輸出 連續 激光器 | ||
1、一種雙腔互聯V型結構單向重疊輸出準連續綠光激光器,包括平凹全反鏡(1、3),其特征在于兩個激光晶體棒分別置于兩部分光路中,其中一部分光路的光學部件依次是由平凹全反鏡(1)、聲光調Q晶體(6)、激光晶體(7)及激光晶體(7)兩側大功率半導體泵浦組件(12)和平面折疊綠光輸出鏡(2)與調整架連接構成平-凹V型諧振腔,另一部分光路的光學部件由平面折疊鏡(2)引出水平方向依次置有倍頻晶體(8),全反平面鏡(5),倍頻晶體(11),二次諧波鏡(4),激光晶體(10)及激光晶體(10)兩側大功率半導體泵浦組件(13),聲光調Q晶體(9),全反平面鏡(3)與調整架連接構成平-凹直腔,平-凹直腔與平-凹V型諧振腔互聯構成V型平-凹直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腔互聯V型結構單向重疊輸出準連續綠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激光晶體(7、10)兩側面等間距放置半導體器件構成大功率半導體泵浦組件(12、13)形成側面泵浦,且泵浦組件型號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腔互聯V型結構單向重疊輸出準連續綠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激光晶體(7、10)采用同一種工作物質,具有相同的幾何尺寸和摻雜濃度,各通光面均鍍有基頻光增透膜并采用循環水冷卻。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腔互聯V型結構單向重疊輸出準連續綠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聲光調Q晶體(6、9)分別放置于激光晶體(7、10)的一側,且受同一驅動源控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腔互聯V型結構單向重疊輸出準連續綠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凹全反鏡(1)、平面折疊綠光輸出鏡(2)、平凹全反鏡(3)、二次諧波鏡(4)及平面輸出鏡(5)均安裝在二維調整架上,平凹全反鏡(1)和平面折疊鏡(2)之間的光路與激光晶體(7)輻射的熒光光軸方向共線,而由平面折疊綠光輸出鏡(2)引出的另一光路上的各鏡面法線方向與激光晶體(10)輻射的熒光光軸方向共線,且兩激光晶體(7、10)的光軸方向夾角為20°~90°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腔互聯V型結構單向重疊輸出準連續綠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激光晶體(7、10)分別置于兩相對獨立的基頻光振蕩光路中,激光晶體(7)置于由平凹全反鏡(1)、平面折疊綠光輸出鏡(2)及平面輸出鏡(5)構成平-凹V型諧振腔,而激光晶體(10)置于由平凹全反鏡(3)和平面輸出鏡(5)構成平-凹直腔,兩腔互聯構成V型平-凹直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腔互聯V型結構單向重疊輸出準連續綠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頻晶體(8、11)均用銦箔包裹側面后放入水冷散熱銅塊中,分別置于激光晶體(7)所在的平-凹V型諧振腔和激光晶體(10)所在的平-凹直腔,兩腔互聯構成V型平-凹直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腔互聯V型結構單向重疊輸出準連續綠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諧波鏡(4)為融熔石英平面鏡,置于平-凹直腔中的激光晶體(10)和倍頻晶體(11)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腔互聯V型結構單向重疊輸出準連續綠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輸出鏡(5)的兩面均鍍有1064nm高反和532nm高透雙色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大學,未經西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759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