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印刷機的折頁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5516.8 | 申請日: | 2008-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9778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趙洪忠;張福興;鞠紹學;朱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東航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13/56 | 分類號: | B41F13/56;B41F13/62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宮克禮 |
| 地址: | 261061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印刷機 折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卷筒紙印刷機的折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書報印刷主要依靠16頁卷筒紙膠印機(16頁卷筒紙膠印機是指同步進行第二面印刷的橡皮滾筒對滾式印刷機,滾筒旋轉一周可印刷16頁A4幅面大小的印張)。16頁卷筒紙膠印機折頁過程,如附圖9所示:(圖中箭頭為紙帶前進方向),紙帶經印刷后,首先進入折頁機構的三角板進行縱折,即沿A-A線折成420mm×594mm幅面的書帖(D-D為裁切線);然后一折滾筒沿B-B線完成第二折后,折成420×297mm幅面的書帖;再經二折滾筒沿C-C線完成第三折后,成為210×297mm的書帖,到此16頁單帖折疊完成。其缺點是折頁效率較低,并因此影響了整個印刷機的印刷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折頁效率成倍增加的印刷機的折頁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印刷機的折頁裝置,位于印刷機的印刷單元后部,包括初折單元,位于所述初折單元后的續折單元,位于所述續折單元后的收帖單元,所述初折單元包括:
將印刷完成的寬紙帶沿前進方向分切成至少兩條紙帶的縱向分切單元;
分別將縱向分切后的紙帶縱向對折的折頁三角板,所述折頁三角板的數量與分切紙帶的數量相同;
單紙帶擠壓輥組,包括與分切紙帶數量相同的擠壓輥組,將各自折頁三角板縱向對折后的紙帶完全對折;
合并紙帶擠壓輥組,包括一對擠壓輥,將多個單紙帶擠壓輥組對折后的紙帶合并,且對折痕進一步擠壓。
本發明,所述續折單元包括裁切滾筒,將合并后的紙帶橫向切斷;
第一橫折滾筒,將橫向切斷裁切的紙帶從中間叼住并折頁;
第二橫折滾筒,將第一橫折滾筒折頁后的紙頁從中間叼住并折頁。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收帖單元包括位于第二橫折滾筒后的傳送帶,和位于傳送帶尾端的集帖托盤。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縱向分切單元包括帶動紙帶前進的砧輥和縱向分切刀輥,所述縱向分切刀輥上設有環形分切刀。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增加了將印刷完成的紙帶沿前進方向分切和折疊的初折單元,所述初折單元包括將印刷完成的寬紙帶沿前進方向分切成至少兩條紙帶的縱向分切單元;分別將縱向分切后的紙帶縱向對折的折頁三角板,所述折頁三角板的數量與分切紙帶的數量相同;單紙帶擠壓輥組,包括與分切紙帶數量相同的擠壓輥組,將各自折頁三角板縱向對折后的紙帶完全對折;合并紙帶擠壓輥組,包括一對擠壓輥,將多個單紙帶擠壓輥組對折后的紙帶合并,且對折痕進一步擠壓,從而使折疊的紙帶的張數成倍增加,并因此使印刷機的工作效率成倍增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印刷系統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紙帶的折疊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縱向分切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裁切滾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橫折滾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第二橫折滾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折疊完成的示意圖;
圖9是背景技術紙帶的折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印刷單元按照紙帶9前進的方向依次包括開卷單元1,前張力單元2,正面印刷單元3,反面印刷單元4,后張力單元5。其中紙帶9繼續前進而進入到折頁裝置的初折單元。
如圖2、圖4所示,折頁裝置包括將印刷完成的紙帶沿前進方向分切的縱向分切單元,所述縱向分切單元包括帶動紙帶前進的砧輥7和縱向分切刀輥6;所述縱向分切刀輥6上設有一把環形分切刀,這樣可把紙帶縱向分切成兩條紙帶。
然后縱向分切成的兩條紙帶,分別進入折頁三角板8,所述折頁三角板8的數量為2塊;
單紙帶擠壓輥組10,包括兩對擠壓輥,將折頁三角板縱向對折后的紙帶完全對折;
合并紙帶擠壓輥組11,包括一對擠壓輥,將兩個單紙帶擠壓輥組對折后的紙帶合并,且對折痕進一步擠壓;然后紙帶進入續折單元。
所述續折單元包括裁切滾筒12,將合并后的紙帶橫向切斷;第一橫折滾筒13,將橫向切斷裁切的紙帶從中間叼住并折頁;第二橫折滾筒14,將第一橫折滾筒折頁后的紙頁從中間叼住并折頁;
收帖單元,包括位于第二橫折滾筒后的傳送帶15,和位于傳送帶尾端的集帖托盤16。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東航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濰坊東航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551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復合特種填料的復合方法
- 下一篇:旋轉無線智能型貫流換氣裝置及其換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