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牙鲆淋巴囊腫病毒病的中草藥制劑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5435.8 | 申請日: | 2008-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4916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大建;張新軍;趙城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大建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6 | 分類號: | A61K36/756;A61P3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300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淋巴 囊腫 病毒 中草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配制品,尤其是一種防治牙鲆由淋巴囊腫病毒感染引起的淋巴囊腫病毒病的中草藥制劑。
背景技術
牙鲆(Paralichthys?oivaceus)屬冷溫性大型底棲經濟魚類,俗稱牙偏、偏口或左口。牙鲆不僅餌料系數小,生長速度快,而且肉質肥厚細嫩,美味可口,營養極為豐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是一種品質優良的生產高效且適應性較強的增養殖品種。目前,牙鲆作為人工養殖魚類的主要品種,在山東、遼寧、河北等北方沿海地區開展規模性周年養殖,福建、廣西、廣東、浙江等南部沿海地區利用秋、春季節的適溫期進行季節性的人工育苗和養成生產,有條件的地區還利用地下恒溫水進行全年性調控養殖,極大地豐富了國內外鮮活水產品市場。
然而,隨著我國沿海養魚業的迅猛發展,養殖規模的擴大,養殖品種的增多,再加上種質退化,魚種來源復雜,區域養殖密度過大,餌料質量不高,養殖環境的變化,防治疾病的技術水平低,管理措施跟不上等諸多原因致使魚類病毒侵害的幾率大大增加,魚類病毒病的發生越來越多,嚴重制約著魚類養殖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淋巴囊腫病(Lymphocystis?disease,LCD)是困擾水產養殖業多年無法解決的難題之一。其病原體,淋巴囊腫病毒(Lymphocystis?disease?virus,LCDV)可感染包括牙鲆在內的100余種海淡水魚類。就牙鲆而言,感染LCDV的病魚在體表產生大量的瘤狀物,病情嚴重的魚,在腮乃至腸道也會出現散在或成群的囊腫,造成養殖牙鲆攝食不便,生長緩慢,嚴重影響其經濟和食用價值,同時該病還可導致養殖牙鲆高達60-70%的死亡率。而目前,尚未有防治牙鲆淋巴囊腫病毒病有效藥物的生產、銷售及報道。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尚未有防治牙鲆淋巴囊腫病毒病有效藥物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牙鲆淋巴囊腫病毒病的中草藥制劑,該中草藥制劑不僅成本低,原料來源廣,加工簡單,生產操作簡便易行,而且無毒副作用,無藥物殘留,能夠有效防治牙鲆等海水養殖魚類的淋巴囊腫病,且對一般性細菌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對維持牙鲆等海水養殖魚類健康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種可靠保證。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治牙鲆淋巴囊腫病毒病的中草藥制劑,其特征是該中草藥制劑是由黃連、貫眾、黃柏、黃芩和甘草組成,其重量百分比范圍分別為:10-20,15-25,15-25,15-25和15-25。
本發明中草藥制劑添加在養魚餌料中使用,由于黃連、貫眾、黃柏、黃芩和甘草中分別含有生物堿類、甙類、揮發性油類、鞣質類等有效藥價成份,加以合理配伍,綜合其藥理功效,達到清熱解毒,破淤散結,增加血小板,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的擴散,抑制或殺死病毒粒子,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而且可有效地促進養殖魚類的生長和增重,同時可減少對養殖水域的環境污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所用藥物原料來源廣泛,價格適宜,生產工藝簡單,操作簡便易行,防治淋巴囊腫病毒病效果好,對魚體無毒副作用,無藥物殘留,有增強魚類體質,促進生長的作用,且對養殖水域無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分別稱取黃連30kg、貫眾55kg、黃柏55kg、黃岑55kg和甘草55kg,將這5種成分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子,經充分混合均勻后裝袋密封,即成為能有效防治牙鲆淋巴囊腫病的中草藥制劑。
預防試驗:選擇2400尾體長相符且無囊腫物的牙鲆分別放入兩個50平方米的泥池中進行預防試驗,試驗池放魚1200尾,平均體長152mm,平均體重60g/尾,對照池放魚1200尾,平均體長155mm,平均體重63g/尾。試驗過程中,試驗池每月1-5號和15-19號投喂添加有上述中草藥制劑的藥餌,給藥量為餌料重的4%,每天投餌兩次,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3-4%,對照池不吃藥餌,但餌料質量、投餌量及池水管理與試驗池完全相同。180天后試驗結束,試驗池存魚量為1142尾,因病死亡58尾,其魚體表無淋巴囊腫的個體為1082尾,體表患有輕微淋巴囊腫的個體60尾,有效預防率達到94.7%,成活率為95.2%。而對照池牙鲆存活量為748尾,成活率為62.3%,患有淋巴囊腫的個體578尾(包括因病死亡的452尾,其主要死亡原因有:①因淋巴囊腫物生長在魚的口部不能攝食,最終被餓死;②淋巴囊腫生長在腮上影響呼吸致死。)。試驗過程中,試驗池中的牙鲆生長情況好于對照池中的牙鲆,說明該中草藥制劑對牙鲆有增強體質,促進生長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大建,未經王大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543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晶顯示器及其背光模塊
- 下一篇:中藥提取液眼貼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