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壟脊底艙航空母艦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5061.X | 申請日: | 2008-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5986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董蘭田;張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蘭田 |
| 主分類號: | B63B1/00 | 分類號: | B63B1/00;B63H5/16;B63G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31山東省濟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艙 航空母艦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航空母艦的設計方案和技術方式,具體的說是一種壟脊底艙航空母艦。
二、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下的航空母艦是現代造船工業,軍事工業和其他相關學科最先進技術的巨大綜合體,但就其整體造形而言,與最原始航空母艦間沒有發生質的這化,即在大型流線形底艙船上設置跑道甲板,這種傳統底倉理念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航空母艦存在以下不足,1、龐大一體的船體快速前進時,為克服海水的正面阻力和船尾的反向拉力耗用大量動力,2、集中一體的重力中心降低了其穩定性,加大了吃水深度,3、單體底艙降低了其抗破壞能力易括散和加重破壞作用。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壟脊底艙航空母艦建造新理念。
本發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航空母艦底艙由縱向間隔排列的多條壟脊底艙構成,相鄰兩條壟脊間留有過水道,過水道后部增寬并按裝動力螺旋漿了。
這種壟脊結構同樣適用于其他用途的大型艦船。
本發明的壟脊底艙航空母艦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建造方便等特點,此外它還具有以下優點。
1、航空母艦采用壟脊底艙結構在運行中改變了分排水方式,大大減少了正面阻力,消除了艦尾的反向拉力,節約能源,動力。
2、壟脊底艙航空母艦使用多臺動力螺旋漿,不但能提供更強大動力,且能加強剎車、轉向,原地廻旋等功能,增加整艦各種功能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3、底艙為多層次壟脊結構,更易于減小和局限破壞作用,抗破壞能力更強,更易于修復。
4、分散,均衡了艦體的重力重心、穩定、平穩、吃水更淺,適應活動范圍更廣。
四、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壟脊底艙航空母艦的后視示意圖
附圖2為壟脊底艙航空母艦的仰視示意圖
圖中1、壟脊底艙??2、過水道??3、動力螺旋漿
五、具體實施例
參照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的壟脊底艙航空母艦作以下詳細說明。
一種壟脊底艙航空母艦,包括壟脊底艙1、過水道2和動力螺旋裝3、壟脊底艙1為縱向、差別、對稱、平行排列。單體壟脊流線型外形設計。相鄰兩條壟脊底艙1間設置過水道2,過水道2后部增寬,在增寬的過水道2部位設置動力螺旋漿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蘭田,未經董蘭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506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廢芯片卡、智能卡的回收處理工藝
- 下一篇:一種離心成型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