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失物招領領域的新系統和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5010.7 | 申請日: | 2008-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61699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馬鴻;馬斌;尹霞;李其營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鴻 |
| 主分類號: | G06Q10/00 | 分類號: | G06Q1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3000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湖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失物招領 領域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失物招領領域的新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對于丟失物品后的處理方法為:1、對于丟失貴重物品的失主往往采取登報或其他媒體來尋找,或張貼小廣告招領、或尋求公安機關的幫助,往往花費失主很大的精力和財力,即使花費很大的精力和財力,也往往達不到預期的尋物效果;2、對于丟失的一些尋常的物品如鑰匙、錢包、皮包、身份證、信用卡等,失主往往自認倒霉,不愿花費更大精力去尋找,但同樣也給失主帶來諸多生活和工作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更快捷方便、低成本的用于尋回失物的新系統和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的用于失物招領領域的新系統和方法是這樣實現的,首先是建立一個統一的信息平臺,該信息平臺涉及的范圍要大,地區要廣,有條件時可以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信息平臺,該信息平臺知名度要高,要讓大部分人能耳熟能詳,能讓失主和拾物方在第一時間能想到該信息平臺,如網通系統的114查號臺、10060客戶熱線,電信系統的96114查號臺、10000客戶熱線、聯通系統的10010客戶熱線,移動系統的10086客戶熱線、熟知的QQ號碼,還有其他的一些眾所周知的信息號碼都可以建立該信息平臺;第二是建立一個信息載體,該信息載體應被眾多的人所喜愛,應作為生活用品的一部分經常佩帶在身上,特別是應與經常容易丟失的物品連接在一起,如掛在鑰匙和錢包上的小飾品;第三是將固定的眾所周知的信息平臺的數字信息設置在該信息載體上。其用于尋回失物的過程為:將具有信息載體功能的小飾品掛在易丟失的鑰匙和錢包上,當鑰匙和錢包丟失后失主在第一時間即可聯系該信息載體上的號碼向信息平臺登記自己丟失物品的詳細信息,拾物方在撿拾到他人的失物后在第一時間聯系該信息載體上的號碼向信息平臺登記拾物信息,這樣就可以通過信息平臺和信息載體將失主和拾物方在最短的時間內聯系在一起,使失主在最短的時間內尋回自己的失物,即使是被盜竊分子遺棄的鑰匙、錢包、皮包、身份證、信用卡等也可以利用該失物招領領域的新系統和方法使其物歸原主。此過程的關鍵是失主和拾物方要牢記信息載體上的號碼信息并養成一種記憶該信息的習慣,待眾多的人群把實施記憶這種系統和方法養成一種社會習慣后,它將發揮無窮的社會效益,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其失物招領過程見工作系統流程圖)。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該用于失物招領領域的新系統和方法簡單、容易操作和推廣,它不僅能快捷方便、低成本的尋回失物、而且還弘揚社會主義文明、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工作系統流程圖;
圖中:信息平臺(1)、信息載體(2)、失主(3)、拾物方(4)。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說明對本發明作以下具體的詳細說明;
如附圖所示,失主(3)、拾物方(4)通過閱讀或記憶信息載體(2)上的號碼信息將失物招領信息傳遞給信息平臺(1),信息平臺(1)再將失物招領信息分析登記并把相對應的有關信息反饋給失主(3)和拾物方(4),失主(3)和拾物方(4)在獲取對方的信息后建立聯系,從而達到物歸原主的目的,拾物方(4)也可將失物交到信息平臺(1)或信息平臺(1)認可的部門等待失主(3)認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鴻,未經馬鴻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50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三面切書機側規
- 下一篇:一種濺鍍方法及濺鍍設備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