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立周圍血管內膜增生動物模型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4364.X | 申請日: | 2008-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4399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厲保秋;久田;黃山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9/00 | 分類號: | 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250061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立 周圍 血管 內膜 增生 動物 模型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立周圍血管內膜增生動物模型的方法,屬于動物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動物疾病模型主要用于實驗生理學、實驗病理學和實驗治療學(包括新藥篩選)的研究。人類疾病的發展十分復雜,若以人本身作為實驗對象來深入探討疾病的發生機制,推動醫藥學的發展則非常緩慢,且臨床積累的經驗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存在局限性,而且許多實驗在道義上和方法上也受到限制;而借助動物模型進行間接研究,可以有意識地改變那些在自然條件下不可能或不易排除的因素,以便更準確地觀察模型的實驗結果并與人類疾病進行比較研究,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認識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研究防治措施。誘發性動物模型是通過物理、生物、化學等致病因素的作用,人為誘發出的具有類似人類疾病特征的動物模型。誘發性動物模型制作方法簡便,實驗條件容易控制,重復性好,在短時間內可誘導出大量疾病模型,廣泛用于藥物篩選、毒理、傳染病、腫瘤、病理機制的研究。
周圍血管內膜增生及其由此所造成的管腔狹窄乃至阻塞,一直是困擾血管外科的一大難題。針對周圍血管內膜增生發病機制的各個環節,需要進行大量的動物實驗,因此,致周圍血管內膜增生動物模型本身有重大的實用價值,可以對各種藥物的藥效及作用機理進行驗證,進一步探索血管內膜增生的發病機理及有效治療措施,因此,科學地建立致周圍血管內膜增生動物模型是發現對周圍血管內膜增生疾病更為有效治療藥物與疫苗的有利前提。
血管內膜增生及由此所造成的管腔狹窄是高血壓和血管成形術后再狹窄等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生理特征,與血管重塑密切相關,最終將影響靶器官的功能。血管內膜增生發病機制十分復雜,目前認為可能與內皮功能障礙與損傷、血小板聚集與血栓形成、血管平滑肌細胞(Vas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向內膜遷移、增殖及合成大量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matrix,ECM)等多種因素有關。醫學界認為血管內膜增生最主要的機制之一就是激活了的VSMC中原癌基因過度表達,造成細胞大量增殖。血管內膜增生長期折磨著患者,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目前還沒有成熟的動物模型出現,因此建立具有科學性、重復性與多樣性的動物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此推動醫學界對血管內膜增生的研究,進一步揭示血管內膜增生的發病機理,使血管內膜增生的研究更加規范化,標準化,從而更加準確、客觀的驗證各種藥物對血管內膜增生的療效機理。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建立周圍血管內膜增生動物模型的方法,以建立一種周圍血管內膜增生的動物模型,彌補了目前沒有成熟的動物模型的不足,可用于研究周圍血管內膜增生疾病的發病機理以及治療該病的藥物的篩選和療效觀察等。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建立周圍血管內膜增生動物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至少一組健康哺乳動物,對其中至少一組靜脈推注注射用冬凌草甲素,連續注射7~12天,每天注射一次,劑量為0.30mg/kg·d-1~15mg/kg·d-1;
(2).將動物處死,取動物耳緣動脈或周邊小動脈作病理切片,光鏡下顯示:內膜明顯增厚,血管腔面積明顯縮小變窄,血管內膜增加厚度、血管腔面積與對照組病理切片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則周圍血管內膜增生動物模型建立成功;若無上述現象,則周圍血管內膜增生動物模型未建立成功。
所述哺乳動物是新西蘭白兔,注射劑量為7.0mg/kg·d-1~7.5mg/kg·d-1。
所述哺乳動物是SD大鼠,注射劑量為10mg/kg·d-1~15mg/kg·d-1。
所述哺乳動物是比格犬,注射劑量為4.0mg/kg·d-1~4.5mg/kg·d-1。
所述哺乳動物是恒河猴,注射劑量為0.30mg/kg·d-1~0.35mg/kg·d-1。
所述注射用冬凌草甲素由山東弘立動物試驗研究有限公司制備,批號07060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436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納米氧化物粉末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