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趨磁細菌習性的觀察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4301.4 | 申請日: | 2008-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535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小葵;陳冠軍;陳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小葵 |
| 主分類號: | C12M1/42 | 分類號: | C12M1/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200山東省威海市文***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細菌 習性 觀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學領域,詳細講是一種趨磁細菌的培養裝置。
背景技術
趨磁細菌(magnetotactic?bacteria)是一類具有鞭毛能夠運動的革蘭氏陰性菌,分布廣泛,在湖泊、海洋甚至濕土里都能找到。其最重要的形態特征是細胞內的磁小體鏈,磁小體(magnetosome)是指趨磁細菌細胞內生成的由膜包圍的磁性顆粒。每個趨磁細菌細胞內包含有1至多條磁小體鏈,位置靠近細胞壁,一般沿細胞的長軸方向分布。多數趨磁細菌的磁小體純度較高,為含Fe3O4的鐵氧型磁顆粒,少數為含Fe3S4的鐵硫型磁顆粒,單個顆粒大小在35-120nm之間。具有較大的比面值;顆粒外有磷脂分子構成的生物膜包被,膜上鑲嵌多種蛋白質,不產生細胞毒性,具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分散性。因此磁小體作為新一代的納米級磁性材料在材料、生物工程、藥物載體等領域都有不可估量的潛在的應用價值。趨磁細菌的發現和研究,豐富了微生物學、生物磁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古生物學及生物進化等許多學科的研究內容,同時也為地球化學上探索地磁場、磁鐵礦石成因及生物起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對趨磁細菌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重視,自1975年Blakemore發現并定義趨磁細菌到現在關于趨磁細菌的研究論文僅在Nature和Science上就先后發表了23篇。
盡管趨磁細菌存在范圍廣而且數量很大,但是在實驗室中培養趨磁細菌并獲得磁小體是很困難的,原因是很多趨磁細菌對極低濃度的氧很敏感,大多數人工培養菌種在具有極低濃度氧的很狹小的范圍內才能產生磁小體,這也成為多年來該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限制因素。
趨磁細菌能夠沿著磁場方向和氧濃度梯度方向運動,趨磁性和趨氧性協同作用,實際是一種“趨磁—趨氧性”行為,分析并把握好培養基中磁場強度及方向與溶解氧含量的最佳結合方式是解決實驗室趨磁細菌培養的至關重要的問題,目前在這方面的研究選用的是單個固定磁體,磁場強度及方向無法調節,局限性大,在實際操作中很難達到予期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更好了解趨磁細菌生長習性、以便高密度培養一種觀察裝置。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解決方案:設有趨磁細菌菌懸液容器,其技術特征是,容器為透明的長方體結構,容器左部及右部分別設有左電磁線圈、右電磁線圈,左電磁線圈的一端與直流電源的正極相連,左電磁線圈的另一端經滑動變阻器R1與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右電磁線圈的一端經開關K1與直流電源的正極相連,右電磁線圈的另一端經開關K2、滑動變阻器R2與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以及右電磁線圈電流方向,以改變容器內的電磁場的強度及方向,以便觀察趨磁細菌在不同磁場條件及溶氧狀況下的生長習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V.容器,L1.左電磁線圈,L2.右電磁線圈,E.直流電源,R1.滑動變阻器,R2.滑動變阻器,K1.開關,K2.開關,A.觸點,B.觸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以助于理解本發明的內容。
如圖1所示,容器V為透明的長方體結構,為趨磁細菌菌懸液容器,容器V左端及右端分別設有左電磁線圈L1、右電磁線圈L2,左電磁線圈L1的一端與直流電源E的正極相連,左電磁線圈L1的另一端經滑動變阻器R1與直流電源E的負極相連,右電磁線圈L2的一端與經觸點A、開關K1與直流電源E的正極相連,右電磁線圈L2的另一端經觸點B、滑動變阻器R2與直流電源E的負極相連接。
本發明使用時,將開關K1的活動觸點與觸點A相連接觸,開關K2的活動觸點與觸點B,從而左電磁線圈L1、右電磁線圈L2在容器V內形成了均勻、同向的磁場,調節滑動變阻器R1、滑動變阻器R2的阻值改變通過左電磁線圈L1、右電磁線圈L2的電流,從而可改變容器V內的磁場強度,通過觀察容器V內各部位趨磁細菌的密度或顏色,進而了解趨磁細菌的習性。將開關K1的活動觸點與觸點B相連接觸,開關K2的活動觸點與觸點A,從而左電磁線圈L1、右電磁線圈L2在容器V內形成了反向的磁場,而容器V中間部位則為無磁區,通過觀察趨細菌的密度,進而了解其習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小葵,未經張小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43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惡臭廢氣的吸收-生物處理方法
- 下一篇:擴屏式MP3播放器





